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导论 | 第12-19页 |
第一章 王安忆的时间经验及时间观念 | 第19-34页 |
第一节 “共和国的女儿”:王安忆的生命历程与时间感受 | 第19-22页 |
第二节 王安忆的“上海外来户”身份与寻根意识 | 第22-24页 |
第三节 王安忆生活的上海与城市时间构形 | 第24-28页 |
第四节 王安忆的时间观念与写作理念 | 第28-34页 |
第二章 “心灵时间”与“三恋”:王安忆小说中时间的主体化 | 第34-49页 |
第一节 大规模构筑“心灵世界”的“三恋” | 第34-36页 |
第二节 “三恋”的“心灵时间”与存在的意义 | 第36-40页 |
第三节 “三恋”中人物的失语与身体及欲望建构起来的时间性 | 第40-46页 |
第四节 “三恋”时间的主体化与存在意义的困局 | 第46-49页 |
第三章 “时间塑形”与《长恨歌》:王安忆小说中时间的空间化 | 第49-66页 |
第一节 《长恨歌》中的上海形象与时间的空间显形 | 第49-53页 |
第二节 《长恨歌》主人公“王琦瑶”与人物时间的静止 | 第53-57页 |
第三节 《长恨歌》的时间结构与异质时间的并置 | 第57-66页 |
第四章 “历史时间”与《天香》:王安忆小说中时间的历史化 | 第66-82页 |
第一节 《天香》的缘起与上海地方历史 | 第66-69页 |
第二节 《天香》与小说中“历史时间”的生成 | 第69-72页 |
第三节 《天香》中“历史时间”的呈现方式 | 第72-79页 |
第四节 《天香》中的时间与故事 | 第79-82页 |
结语 | 第82-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2页 |
附录 1:王安忆创作年表 | 第92-101页 |
附录 2: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