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厢中无线组网及其可靠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2-14页 |
1.2.1 TETRA 技术 | 第12页 |
1.2.2 GSM-R | 第12-13页 |
1.2.3 WiMAX 技术 | 第13页 |
1.2.4 WLAN 技术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无线信道及无线自组织网络简介 | 第15-23页 |
2.1 无线传输技术 | 第15-20页 |
2.1.1 无线电波传播环境与方式 | 第16-17页 |
2.1.2 无线信道中的衰落 | 第17-18页 |
2.1.3 改善衰落的技术 | 第18-20页 |
2.2 移动 Ad hoc 技术 | 第20-22页 |
2.2.1 分组无线网络发展简述 | 第21页 |
2.2.2 Ad hoc 网络的特点 | 第21-22页 |
2.2.3 Ad hoc 网络中的问题 | 第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地铁车厢无线传输损耗模型 | 第23-30页 |
3.1 常见室内传输损耗模型 | 第23-26页 |
3.1.1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 第23-24页 |
3.1.2 衰减因子模型 | 第24-26页 |
3.1.3 Keenan-Motley 模型 | 第26页 |
3.2 地铁车厢内部环境模型 | 第26-28页 |
3.3 性能仿真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地铁车厢无线组网 TDMA 机制 | 第30-40页 |
4.1 信道接入技术 | 第30-33页 |
4.1.1 信道接入技术的作用 | 第30-31页 |
4.1.2 信道接入技术面临的问题 | 第31-33页 |
4.2 地铁车厢节点模型分析 | 第33-34页 |
4.3 地铁车厢节点 TDMA 调度算法过程 | 第34-39页 |
4.3.1 车厢节点时隙分配与节点状态分析 | 第34-36页 |
4.3.2 算法执行流程及描述 | 第36页 |
4.3.3 节点信息收集过程 | 第36-37页 |
4.3.4 节点请求发送过程 | 第37-38页 |
4.3.5 节点接收数据过程 | 第38-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地铁车厢中的无线组网方案 | 第40-55页 |
5.1 Ad hoc 网络的体系结构 | 第40-42页 |
5.1.1 平面网络结构 | 第40-41页 |
5.1.2 分级网络结构 | 第41页 |
5.1.3 混合网络结构 | 第41-42页 |
5.2 链式和分簇结构的设计 | 第42-44页 |
5.2.1 链式结构设计 | 第42-43页 |
5.2.2 分簇结构设计 | 第43-44页 |
5.3 地铁车厢组网方案的设计 | 第44-49页 |
5.3.1 组网方案一 | 第44-45页 |
5.3.2 组网方案二 | 第45-46页 |
5.3.3 组网方案三 | 第46-48页 |
5.3.4 组网方案四 | 第48-49页 |
5.4 系统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49-54页 |
5.4.1 两节点仿真与实测 | 第49-52页 |
5.4.2 组网方案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