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容环境管理长效化问题研究--以常州市新北区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一、 关于城市管理模式的研究 | 第10页 |
二、 关于市容环境管理的研究 | 第10-11页 |
三、 关于市容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的研究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市容环境管理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3-22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一、 市容环境管理的内涵 | 第13-15页 |
二、 市容环境管理的特点 | 第15页 |
第二节 市容环境管理的理论依据 | 第15-19页 |
一、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5-17页 |
二、 城市治理理论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市容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 第19-22页 |
一、 市容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的内涵 | 第19页 |
二、 市容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的构成 | 第19-20页 |
三、 市容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的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市容环境管理机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2-30页 |
第一节 新北区市容环境管理的现状 | 第22-24页 |
一、 市容环境管理的范围与内容 | 第22-24页 |
二、 市容环境管理的体制 | 第24页 |
第二节 市容环境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一、 管理主体分工不明 | 第24-25页 |
二、 管理对象复杂多变 | 第25页 |
三、 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发展不协调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市容环境管理长效化机制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26-30页 |
一、 市容环境管理组织体制不够完善 | 第26-27页 |
二、 市容环境行政执法保障力度不够 | 第27-28页 |
三、 市容环境管理社会化参与度不高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完善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30-38页 |
第一节 完善法律法规与综合协调机制 | 第30-33页 |
一、 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 第30-32页 |
三、 深化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创新攻克市容顽症的管理模式 | 第33-35页 |
一、 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建设 | 第33-34页 |
二、 多方整合资源充实市容管理监督力量 | 第34-35页 |
三、 引入政府购买管理服务的创新模式 | 第35页 |
第三节 推动“以考促管”的市容环境监督机制 | 第35-36页 |
一、 以考核促进市容监督机制建设 | 第35-36页 |
二、 多措并举,提升考核成效 | 第36页 |
第四节 多方举措提高公众参与度 | 第36-38页 |
一、 建立公众参与双向协调机制 | 第36页 |
二、 发挥好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 | 第36-37页 |
三、 发挥好社会组织的能动作用 | 第37页 |
四、 大力发挥媒体的作用 | 第37-3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