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大肠杆菌O157:H7分子检测方法及部分耐药基因标识研究

前言第10-14页
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14-42页
    第一章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检验方法研究进展第14-22页
        1 生物学特性第14-15页
        2 细菌学分离第15页
        3 免疫学检测第15-18页
        4 分子生物学检测第18-19页
        5 其他方法第19-20页
        6 小结第20-22页
    第二章 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第22-30页
        1 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Ⅰ第22-25页
        2 多药外输泵机制第25-28页
        3 耐药基因的转移第28页
        4 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抑制第28-30页
    第三章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第30-42页
        1 抗菌药物作用位点的改变或新作用位点的产生第30-34页
        2 染色体、质粒或转座子介导的大肠杆菌中酶对抗菌药物的修饰和破坏第34-35页
        3 减少抗菌药物向大肠杆菌内的摄入第35-37页
        4 大肠杆菌对药物主动外排的增加第37-42页
第二篇 研究内容第42-104页
    第一章 大肠杆菌O157:H7多重PCR及荧光定量PCR检测第42-50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2-45页
        2 结果第45-47页
        3 讨论第47-50页
    第二章 大肠杆菌O157:H7耐氟喹诺酮类药物gyrA、parC基因标识研究第50-60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0-55页
        2 结果第55-59页
        3 讨论第59-60页
    第三章 大肠杆菌O157:H7多重耐药基因标识AcrA、AcrB mRNA水平的检测第60-8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60-68页
        2 结果第68-80页
        3 讨论第80-82页
    第四章 大肠杆菌O157:H7多重耐药基因标识AcrA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第82-104页
        1 材料和方法第82-94页
        2 结果第94-101页
        3 讨论第101-104页
结论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2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0-122页
中文摘要第122-126页
英文摘要第126页
致谢第130-132页
导师简介第132-134页
作者简介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醚砚的共混改性
下一篇:IBD基因免疫和Rg1-CpG对其免疫增强作用及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