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高分子化合物工业(高聚物工业)论文--高分子化合物产品论文

聚醚砚的共混改性

第一章 前言第10-30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第10-20页
        1.2.1 原理第10-12页
        1.2.2 改善共混体系间相容性的方法第12-15页
        1.2.3 增容剂的选择第15-16页
        1.2.4 聚合物共混体系增容作用理论第16-17页
        1.2.5 共混物的界面状态和增容作用的表征第17-20页
    1.3 聚醚砜与聚碳酸酯树脂第20-28页
        1.3.1 高性能树脂简介第20-21页
        1.3.2 PES 与PC 的结构和性能特征第21-24页
        1.3.3 PES 和PC 的研究进展第24-28页
    1.4 本论文的工作目的第28-30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0-51页
    2.1 引言第30页
    2.2 原料与试剂第30-31页
    2.3 样品表征方法及仪器设备第31-32页
        2.3.1 分子量测定第31页
        2.3.2 分子结构分析第31页
        2.3.3 热性质分析第31-32页
        2.3.4 形态观察第32页
        2.3.5 机械性能的测试第32页
        2.3.6 SAXS 测试第32页
    2.4 合成与结构表征第32-49页
        2.4.1 双酚S 型聚芳酯的制备及表征第32-34页
        2.4.2 双酚-A-双酚-S 无规共聚物型聚芳酯的合成及表征第34-36页
        2.4.3 多嵌段的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第36-38页
        2.4.4 多嵌段的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第38-40页
        2.4.5 1,4-萘环聚芳醚酮的合成及表征第40-47页
        2.4.6 双酚-S-萘环聚芳醚酮的合成第47-49页
    2.5 共混体系及测试样品的制备第49-51页
        2.5.1 PES/PC/双酚-S-聚芳酯的共混物制备第49页
        2.5.2 PES/PC/双酚-S-双酚-A-无规共聚物型聚芳酯的共混物制备第49页
        2.5.3 PES/PC/PES-PC 多嵌段的无规共聚物型聚芳酯的共混物制备第49页
        2.5.4 PES/PC/PES-PC 多嵌段的嵌段共聚物型聚芳酯的共混物制备第49-50页
        2.5.5 PES/NA-PAEK 共混体系的制备第50页
        2.5.6 PES/NA-PAEK/双酚-S-型含萘环的聚芳醚酮共混体系的制备第50页
        2.5.7 拉伸性能测试样条的制备第50页
        2.5.8 扫描电镜的样品制备第50页
        2.5.9 双层复合板样品的制备第50-51页
第三章 聚醚砜与聚碳酸酯增容共混物的研究第51-100页
    3.1 引言第51页
    3.2 共混物的拉伸性能第51-59页
        3.2.1 PES/PC/双酚-S-聚芳酯共混体系的拉伸性能第51-52页
        3.2.2 PES/PC/双酚-S-双酚-A-无规共聚物型聚芳酯的共混体系的拉伸性能第52-55页
        3.2.3 PES/PC/PES-PC 多嵌段的无规共聚物型聚芳酯共混体系的拉伸性能第55-57页
        3.2.4 PES/PC/PES-PC 的多嵌段的嵌段共聚物型聚芳酯共混体系拉伸性能第57-59页
    3.3 共混物的界面层厚度及界面张力第59-69页
        3.3.1 PES/PC/双酚-S-聚芳酯共混体系的界面层厚度及界面张力第61-63页
        3.3.2 PES/PC/双酚-S-双酚-A-无规共聚物型聚芳酯的界面层厚度及界面第63-65页
        3.3.3 PES/PC/PES-PC 多嵌段无规共聚物型聚芳酯共体系界面层厚度及界面张力第65-67页
        3.3.4 PES/PC/PES-P 多嵌段嵌段共聚物型聚芳酯共混体系界面层厚度及界面张力第67-69页
    3.4 增容剂的浓度与界面张力的关系第69-71页
    3.5 共混体系的热性能第71-78页
        3.5.1 PES/PC/双酚-S-聚芳酯共混体系的热性能第71-73页
        3.5.2 PES/PC/双酚-S-双酚-A-无规共聚物型聚芳酯的热性能第73-75页
        3.5.3 PES/PC/PES-PC 多嵌段无规共聚物型聚芳酯共体系的热性能第75-77页
        3.5.4 PES/PC/PES-PC 多嵌段嵌段共聚物型聚芳酯共体系的热性能第77-78页
    3.6 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第78-84页
        3.6.1 PES/PC/双酚-S-聚芳酯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第80-81页
        3.6.2 PES/PC/双酚-S-双酚-A-无规共聚物型聚芳酯的流变性能第81-82页
        3.6.3 PES/PC/PES-PC 的多嵌段无规共聚物型聚芳酯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第82-83页
        3.6.4 PES第83-84页
    3.7 共混体系的密度第84-86页
        3.7.1 PES/PC/双酚-S-聚芳酯共混体系的密度第84-85页
        3.7.2 PES/PC/双酚-S-双酚-A-无规共聚物型聚芳酯的密度第85页
        3.7.3 PES/PC/PES-PC 多嵌段无规共聚物型聚芳酯共混体系的密度第85-86页
    3.8 共混体系的形态第86-99页
        3.8.1 PES/PC/增容剂共混体系的形态第86-99页
    3.9 结论第99-100页
第四章 聚醚砜与1,4-萘环的聚芳醚酮共混物的研究第100-119页
    4.1 引言第100页
    4.2 PES/NA-PAEK 共混体系的拉伸性能第100-104页
        4.2.1 PES/NA-PAEK 共混体系的拉伸性能第100-103页
        4.2.2 PES/NA-PAEK/双酚-S-型含萘环聚芳醚酮共混体系拉伸性能第103-104页
    4.3 PES/NA-PAEK 共混体系的热性能第104-108页
        4.3.1.P ES/NA-PAEK 共混体系的热性能第104-106页
        4.3.2 PES/NA-PAEK/双酚-S-型含萘环聚芳醚酮共混体系热性能第106-108页
    4.4 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第108-109页
        4.4.1 PES/NA-PAEK 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第108页
        4.4.2 PES/NA-PAEK/双酚-S-型含萘环聚芳醚酮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第108-109页
    4.5 PES/NA-PAEK 共混体系的密度第109-110页
        4.5.1 PES/NA-PAEK 共混体系的密度第109-110页
    4.6 PES/NA-PAEK 共混体系的耐热性第110-113页
        4.6.1 PES/NA-PAEK 共混体系的耐热性第110-112页
        4.6.2 PES/NA-PAEK/双酚-S-型含萘环的聚芳醚酮共混体系耐热性第112-113页
    4.7 PES/NA-PAEK 共混体系的形态第113-116页
        4.7.1 PES/NA-PAEK 共混体系的形态第113-114页
        4.7.2 PES/NA-PAEK/双酚-S-型含萘环的聚芳醚酮共混体系的形态第114-116页
    4.8 双层复合板实验第116-118页
        4.8.1 PES/NA-PAEK/双酚-S-1,4-萘环的聚芳醚酮的复合板实验第117-118页
    4.9 小结第118-119页
第五章 结论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0页
致谢第130-132页
作者简历第132-134页
摘要第134-137页
Abstract第137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联萘基团的手性聚芳醚酮类环状齐聚物及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手性识别性质的研究
下一篇:大肠杆菌O157:H7分子检测方法及部分耐药基因标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