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禽论文--鸡论文

IBD基因免疫和Rg1-CpG对其免疫增强作用及机理的研究

前言第10-12页
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12-42页
    第一章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研究进展第12-32页
    第二章 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第32-42页
第二篇 实验研究第42-110页
    第一章IBDV JS 株VP2 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第42-6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50页
            1.1 材料第42-44页
            1.2 方法第44-50页
        2 结果第50-56页
            2.1 IBDV JS 株的鉴定第50-51页
            2.2 IBDV JS 株VP2 基因的扩增第51页
            2.3 VP2 基因的鉴定第51-52页
            2.4 VP2 基因的序列分析第52-53页
            2.5 VP2 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3页
            2.6 pcDNA-VP2 质粒的制备与纯化第53-54页
            2.7 VP2 基因在COS-1 细胞中的表达第54-55页
            2.8 VP2 基因疫苗免疫试验第55-56页
            2.9 VP2 基因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第56页
        3 讨论第56-58页
        4 小结第58-60页
    第二章 IBDV VP2 基因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表达及其应用研究第60-8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0-71页
            1.1 材料第60-62页
            1.2 方法第62-71页
        2 结果第71-80页
            2.1 重组杆状病毒穿梭载体pFastBac1-VP2 的构建与鉴定第71-72页
            2.2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Bacmid-VP2 的构建及鉴定第72-73页
            2.3 重组病毒reBac-VP2 的制备及毒价测定第73页
            2.4 重组病毒reBac-VP2 感染Sf9 细胞后的形态学变化第73页
            2.5 IFA 鉴定VP2 基因在Sf9 细胞内的表达第73-75页
            2.6 表达产物的SDS-PAGE 及Western blot 分析结果第75-76页
            2.7 IBDV 血清抗体间接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第76-80页
        3 讨论第80-81页
        4 小结第81-82页
    第三章 Rg_1-CpG 对pcDNA-VP2 基因免疫的增强作用研究第82-9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2-87页
            1.1 材料第83页
            1.2 方法第83-87页
        2 结果第87-92页
            2.1 037 菌体DNA(CpG)的制备第87-88页
            2.2 IBDV JS 株LD_50第88页
            2.3 重组pcDNA-VP2 质粒DNA 免疫剂量第88-89页
            2.4 RRg_1 和CpG 佐剂效应第89-90页
            2.5 复合佐剂RRg_1-CpG 对重组质粒pcD-VP2 基因免疫的影响第90-92页
            2.6 以RRg_1-CpG 为佐剂的pcD-VP2 基因免疫扩大免疫结果第92页
        3 讨论第92-96页
        4 小结第96-98页
    第四章 RRg_1-CpG 佐剂增强免疫作用的机理研究第98-11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8-102页
            1.1 材料第98-99页
            1.2 方法第99-102页
        2 结果第102-108页
            2.1 淋巴细胞转化的形态学观察结果第102-104页
            2.2 淋巴细胞转化的流式细胞仪观察结果第104-105页
            2.3 淋巴细胞活性第105-106页
            2.4 诱生干扰素的效价第106页
            2.5 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抗IBDV 活性第106-108页
        3 讨论第108-109页
        4 小结第109-110页
结论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中文摘要第131-135页
英文摘要第135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肠杆菌O157:H7分子检测方法及部分耐药基因标识研究
下一篇:STZ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免疫耐受机制异常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