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3页 |
1.1 问题缘起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2.1 核心概念 | 第13-14页 |
2.2 相关研究 | 第14-17页 |
3 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17-21页 |
3.1 质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3.2 研究工具的制定 | 第18-19页 |
3.3 研究过程 | 第19-21页 |
4 三种类型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的综合比较 | 第21-26页 |
4.1 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行为的观察结果 | 第21-24页 |
4.2 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行为的认知与实施 | 第24-26页 |
5 三种类型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之诊教师维度比较 | 第26-35页 |
5.1 诊教学目标 | 第27-28页 |
5 .2诊教学内容 | 第28-31页 |
5.3 诊教学方法 | 第31-33页 |
5.4 诊教学艺术 | 第33-35页 |
6 三种类型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之诊学生维度比较 | 第35-46页 |
6.1 诊知识与技能 | 第36-40页 |
6.2 诊过程与方法 | 第40-43页 |
6.3 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第43-46页 |
7 三种类型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之诊师生关系维度比较 | 第46-51页 |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51-55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8.2 研究启示 | 第52-55页 |
结束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79页 |
附录一:课堂诊断观察量表 | 第58-59页 |
附录二:专家型Z老师《乙炔》的教学实录及分析 | 第59-65页 |
附录三:经验型X老师《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的教学实录及分析 | 第65-72页 |
附录四:新手型W老师《原电池》的教学实录及分析 | 第72-78页 |
附录五:访谈提纲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