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前 言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 | 第12-13页 |
1.3 操作性定义 | 第13-15页 |
2.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5-22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2.2 样本量计算 | 第15-16页 |
2.3 研究工具 | 第16-17页 |
2.4 方法 | 第17-18页 |
2.4.1 预调查 | 第17页 |
2.4.2 基线调查 | 第17页 |
2.4.3 干预 | 第17-18页 |
2.5 资料收集方法 | 第18页 |
2.6 资料的统计处理 | 第18页 |
2.7 研究路线 | 第18-20页 |
2.8 质量控制 | 第20-21页 |
2.8.1 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研究对象。 | 第20页 |
2.8.2 预调查 | 第20页 |
2.8.3 资料收集员的选取与培训 | 第20页 |
2.8.4 问卷回答质量的控制 | 第20-21页 |
2.9 伦理学原则 | 第21-22页 |
3.结果 | 第22-39页 |
3.1 一般人口学特征 | 第22-23页 |
3.2 职业院校学生HPV知识信息来源 | 第23-24页 |
3.3 职业院校学生HPV感染知识和态度及行为现状 | 第24-28页 |
3.3.1 HPV相关知识认知情况 | 第25-26页 |
3.3.2 职业院校学生HPV感染相关态度 | 第26-27页 |
3.3.3 职业院校学生HPV感染相关行为 | 第27-28页 |
3.4 不同人口学特征职业院校学生 HPV 感染知信行得分结果 | 第28-31页 |
3.4.1 年龄 | 第28页 |
3.4.2 性别 | 第28-29页 |
3.4.3 家庭居住地 | 第29页 |
3.4.4 学制 | 第29页 |
3.4.5 学习成绩 | 第29-30页 |
3.4.6 父亲文化程度 | 第30页 |
3.4.7 母亲文化程度 | 第30-31页 |
3.4.8 性行为史 | 第31页 |
3.5 影响职业院校学生HPV感染知信行的因素 | 第31-33页 |
3.5.1 影响因素指标数量化 | 第31-32页 |
3.5.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 第32-33页 |
3.6 对职业院校学生HPV感染知信行的干预效果 | 第33-39页 |
3.6.1 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一般人.学资料 | 第33-35页 |
3.6.2 干预前两组学生HPV感染知信行各维度得分和总分结果 | 第35页 |
3.6.3 干预组信息来源情况 | 第35-37页 |
3.6.4 干预3个月后两组学生HPV感染知信行各维度得分和总得分 | 第37页 |
3.6.5 干预前后对照组学生HPV感染知信行各维度得分和总得分 | 第37-38页 |
3.6.6 干预前后干预组学生HPV感染知信行各维度得分和总得分 | 第38-39页 |
4.讨论 | 第39-47页 |
4.1 职业院校学生HPV感染知识和态度及行为现状 | 第39-42页 |
4.1.1 职业院校学生的HPV感染相关知识认知现状 | 第39-41页 |
4.1.2 职业院校学生HPV感染态度现状 | 第41-42页 |
4.1.3 职业院校学生HPV感染行为现状分析 | 第42页 |
4.2 职业院校学生HPV感染知识和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42-45页 |
4.2.1 年龄对HPV感染知信行的影响 | 第43页 |
4.2.2 性别对HPV感染知信行的影响 | 第43页 |
4.2.3 学习成绩对 HPV 感染知信行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4 家庭居住地对HPV感染知信行的影响 | 第44页 |
4.2.5 性行为史对HPV感染知信行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 职业院校学生HPV感染知信行的干预效果分析 | 第45-46页 |
4.3.1 干预对获取信息的影响 | 第45页 |
4.3.2 干预对职业院校学生HPV感染知信行的影响分析 | 第45-46页 |
4.4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 第46-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综述 | 第52-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1 | 第58-60页 |
附录 2 | 第6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