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烷氧基取代酞菁及氮杂苯并呵啰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缩略词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0页
    1.1 酞菁和三氮杂四苯并呵啰简介第10-12页
        1.1.1 历史第10-11页
        1.1.2 骨架结构第11-12页
    1.2 酞菁的合成第12-17页
        1.2.1 无取代酞菁第14页
        1.2.2 四取代酞菁第14-15页
        1.2.3 八取代酞菁第15-16页
        1.2.4 十六取代酞菁第16页
        1.2.5 轴向取代酞菁第16-17页
    1.3 三氮杂四苯并呵啰的合成第17-20页
        1.3.1 PBr3还原无金属酞菁(H2Pc)第18页
        1.3.2 NaBH4还原(非)金属酞菁(MPc)第18-19页
        1.3.3 其它第19页
        1.3.4 结构鉴定第19-20页
    1.4 酞菁和三氮杂四苯并呵啰的光敏化相关性质第20-21页
        1.4.1 荧光光谱第20页
        1.4.2 三重态第20-21页
        1.4.3 单线态氧第21页
        1.4.4 其它第21页
    1.5 酞菁的溶剂效应第21-24页
        1.5.1 溶剂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第22-23页
        1.5.2 溶剂对荧光光谱的影响第23-24页
    1.6 酞菁的应用第24-27页
        1.6.1 光动力疗法第24-25页
        1.6.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第25页
        1.6.3 非线性光学材料第25-26页
        1.6.4 其它第26-27页
    1.7 三氮杂四苯并呵啰的应用第27-28页
    1.8 论文选题依据、意义及主要工作第28-30页
        1.8.1 选题依据和意义第28页
        1.8.2 主要工作第28-30页
第二章 八丁氧基取代的酞菁和三氮杂四苯并呵啰的合成与光物理、光化学及电化学性质第30-53页
    2.1 前言第30页
    2.2 试剂与仪器第30-32页
        2.2.1 实验仪器第30-31页
        2.2.2 实验药品第31-32页
    2.3 实验过程第32-39页
        2.3.1 酞菁前体的合成第32-34页
        2.3.2 酞菁的合成第34-35页
        2.3.3 三氮杂四苯并呵啰的合成第35-36页
        2.3.4 光谱测定第36-39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9-52页
        2.4.1 合成步骤第39-40页
        2.4.2 光谱分析第40-51页
        2.4.3 电化学性质第51-52页
    2.5 小结第52-53页
第三章 四异丙氧基取代酞菁吸收及荧光性质的溶剂效应第53-67页
    3.1 前言第53-54页
    3.2 实验部分第54-55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54页
        3.2.2 样品制备第54页
        3.2.3 光物理测试第54-5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5-65页
        3.3.1 醇类溶剂第55-58页
        3.3.2 胺类溶剂第58-61页
        3.3.3 非质子溶剂第61-65页
        3.3.4 溶剂极性对斯托克位移(Δυ)的影响第65页
    3.4 小结第65-67页
第四章 结论和创新点第67-69页
    4.1 结论第67-68页
    4.2 创新点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9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9-80页
附录第80-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酞菁、呵啰类D-A型材料的制备和性质研究
下一篇: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