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用复合电源匹配与控制理论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车载复合电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3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9页 |
1.2.3 车载复合电源面临的问题 | 第29-32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32-36页 |
第2章 整车关键部件选型与复合电源结构设计 | 第36-62页 |
2.1 关键部件选型 | 第36-42页 |
2.1.1 电池选型 | 第36-39页 |
2.1.2 超级电容选型 | 第39-40页 |
2.1.3 电机选型 | 第40-42页 |
2.2 HESS系统 | 第42-54页 |
2.2.1 电池模型 | 第42-47页 |
2.2.2 电容模型 | 第47-50页 |
2.2.3 HESS拓扑结构 | 第50-54页 |
2.3 改进型拓扑结构 | 第54-57页 |
2.3.1 DC/DC转换器效率介绍 | 第55-56页 |
2.3.2 成本优势介绍 | 第56-57页 |
2.4 主要的工作模式 | 第57-61页 |
2.4.1 驱动模式下的能量流动 | 第57-59页 |
2.4.2 制动模式下的能量流动 | 第59-6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3章 复合电源参数匹配 | 第62-86页 |
3.1 统计数据分析 | 第62-72页 |
3.1.1 适用于纯电动乘用车的常见工况 | 第63-64页 |
3.1.2 车辆需求功率估算 | 第64-66页 |
3.1.3 车辆能耗估算 | 第66-72页 |
3.2 配置总的能量需求 | 第72-74页 |
3.2.1 基于能量的电源配置 | 第72页 |
3.2.2 基于功率的电源配置 | 第72-74页 |
3.3 复合电源参数配置 | 第74-84页 |
3.3.1 CPE函数介绍 | 第74-77页 |
3.3.2 基于工况的CPE函数计算 | 第77-78页 |
3.3.3 基于单一运行状态的CPE函数计算 | 第78-80页 |
3.3.4 综合考虑的CPE计算 | 第80-8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4章 基于寿命的复合电源计算 | 第86-104页 |
4.1 电池容量衰退理论 | 第87-89页 |
4.1.1 电池容量衰退原理 | 第87-88页 |
4.1.2 电池容量衰退的后果 | 第88-89页 |
4.2 影响电池容量衰退的因素和评价指标 | 第89-90页 |
4.2.1 电池容量衰退的影响因素 | 第89-90页 |
4.2.2 电池容量衰退的参考指标 | 第90页 |
4.3 电池寿命衰退的数学模型 | 第90-93页 |
4.3.1 电池寿命衰退经验公式 | 第90-93页 |
4.4 电池寿命衰退特性分析 | 第93-98页 |
4.4.1 电池衰退速率特点分析 | 第93-94页 |
4.4.2 电池衰退速率与放电倍率的关系 | 第94-98页 |
4.5 运行成本评价 | 第98-103页 |
4.5.1 影响系统成本的因素 | 第99页 |
4.5.2 电池成本评估 | 第99页 |
4.5.3 电源系统成本组成 | 第99-100页 |
4.5.4 单位距离成本评估 | 第100-10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5章 复合电源控制策略研究 | 第104-146页 |
5.1 复合电源工作特点分析 | 第104-113页 |
5.1.1 理想的复合电源工作特征 | 第104-107页 |
5.1.2 其他典型工况下的复合电源理想工作特点 | 第107-108页 |
5.1.3 不同车速下整车需求功率研究 | 第108-113页 |
5.2 复合电源优化控制理论 | 第113-123页 |
5.2.1 FMINCON优化求解 | 第113-115页 |
5.2.2 逻辑门限控制方法 | 第115-117页 |
5.2.3 模糊控制 | 第117-119页 |
5.2.4 高频功率需求屏蔽法 | 第119-120页 |
5.2.5 基于动态规划的复合电源能量管理策略 | 第120-123页 |
5.3 混合式控制策略开发 | 第123-133页 |
5.3.1 动态规划结果特点分析 | 第123-126页 |
5.3.2 基于拓扑结构的控制策略 | 第126-129页 |
5.3.3 控制策略的寻优计算 | 第129-133页 |
5.4 HESS系统自适应控制 | 第133-139页 |
5.4.1 不同的工况辨识算法 | 第133-136页 |
5.4.2 工况识别算法 | 第136-138页 |
5.4.3 算法验证 | 第138-139页 |
5.5 对于综合工况的仿真分析 | 第139-14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43-146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46-150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46-147页 |
6.2 全文创新点 | 第147-149页 |
6.3 展望 | 第149-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5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158-159页 |
致谢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