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民族地区立体式扶贫开发对策研究--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内容提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引言第10-15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的意义第11-13页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3-15页
     ·研究的思路第13页
     ·研究的方法第13-14页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4-15页
2 黔西南自治州扶贫开发工作现状和绩效分析第15-26页
   ·黔西南自治州贫困现状和原因第15-21页
     ·黔西南自治州贫困现状第15-17页
     ·黔西南自治州贫困地区贫困原因第17-21页
   ·黔西南自治州扶贫模式及其成效第21-26页
     ·黔西南自治州扶贫开发所采取的措施第21-22页
     ·黔西南自治州扶贫扶贫成效及模式分析第22-26页
3 关于构建民族地区立体式扶贫开发模式的思考第26-29页
   ·我国扶贫开发总体模式的思考第26页
   ·构建民族地区立体式扶贫开发模式的思考第26-29页
     ·民族地区的贫困特点第26-27页
     ·构建民族立体式扶贫开发模式的思考第27-29页
4 立体式扶贫开发模式的构建原理第29-39页
   ·立体式扶贫开发模式的理论框架分析第29-31页
     ·以贫困人口为中心的必要性第29-30页
     ·以信息化为中轴的必然性第30-31页
   ·以开发式,定位式,参与式扶贫为底面三条要素的客观性第31-34页
     ·开发式扶贫的概念第31-32页
     ·参与式扶贫的概念和理论来源第32-33页
     ·定位式扶贫的概念第33-34页
   ·模拟现实情况进行在民族地区进行立体式扶贫开发模式的运作第34-39页
     ·立体式扶贫开发模拟运行图第34-36页
     ·立体式扶贫开发模式的运行结构第36-39页
5 立体式扶贫开发模式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和配套措施第39-44页
   ·立体式扶贫开发模式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第39-43页
     ·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第40-41页
     ·对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的配套措施第41-42页
     ·立体式扶贫开发模式的配套政策制定来源第42-43页
   ·民族地区扶贫公共政策制定的特殊性第43-44页
6 以黔西南自治州为例建立立体式扶贫开发模式第44-51页
   ·在黔西南自治州立体式扶贫开发模式的指导思想第44-46页
     ·建立黔西南自治州立体式扶贫开发模式的关键因素第44-45页
     ·推进信息化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第45-46页
     ·推动立体式扶贫开发模式在黔西南自治州的建立第46页
   ·以贫困人口为中心,确立立体式扶贫开发模式第46-48页
     ·以贫困人口为中心,加大扶贫资金流动力度第47-48页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投入为主第48页
   ·在黔西南自治州建立立体式扶贫开发的必要措施第48-51页
     ·建立扶贫中心数据库第48-49页
     ·开发GPS 定位式扶贫系统第49-50页
     ·强化通讯设施建设并建立村级扶贫基站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学习情况第53-54页
后记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部门引入ISO9001标准研究
下一篇:公共政策视野下的扶贫政策研究--以毕节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