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2页 |
1.2.1 紫杉醇药源途径 | 第13-16页 |
1.2.2 提高红豆杉细胞的紫杉醇产量的方法 | 第16-19页 |
1.2.3 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 | 第19-20页 |
1.2.4 生物反应器及其数值模拟 | 第20-21页 |
1.2.5 红豆杉细胞放大培养 | 第21-2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2章 东北红豆杉悬浮细胞系建立及产紫杉醇培养基优化 | 第24-40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4-29页 |
2.2.1 材料与仪器 | 第24-26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26-29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8页 |
2.3.1 紫杉醇标准曲线 | 第29页 |
2.3.2 维生素浓度对细胞生长和紫杉醇单位产量的影响 | 第29-32页 |
2.3.3 响应面优化试验 | 第32-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东北红豆杉悬浮细胞的玻璃化超低温保存 | 第40-52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0-43页 |
3.2.1 材料与仪器 | 第40-41页 |
3.2.2 试验方法 | 第41-43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3-49页 |
3.3.1 悬浮培养时间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43页 |
3.3.2 预培养时间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3 预处理时间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4 脱水时间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5 响应面优化试验 | 第46-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第4章 东北红豆杉悬浮细胞放大培养过程的研究 | 第52-62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2-54页 |
4.2.1 材料与仪器 | 第52-53页 |
4.2.2 试验方法 | 第53-54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4-60页 |
4.3.1 放大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量的变化 | 第54-55页 |
4.3.2 放大培养过程中紫杉醇合成情况 | 第55页 |
4.3.3 放大培养过程中pH值的变化 | 第55-56页 |
4.3.4 放大培养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 | 第56-57页 |
4.3.5 通气量对东北红豆杉悬浮细胞的影响 | 第57页 |
4.3.6 气升式反应器中东北红豆杉细胞培养液的流变特性 | 第57-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2L气升式生物反应器的CFD数值模拟 | 第62-80页 |
5.1 引言 | 第62页 |
5.2 CFD数值模拟及软件介绍 | 第62-64页 |
5.2.1 CFD数值模拟简介 | 第62-63页 |
5.2.2 FLUENT软件介绍 | 第63-64页 |
5.3 气升式生物反应器的CFD仿真模型介绍 | 第64-66页 |
5.3.1 求解器 | 第64-65页 |
5.3.2 多相流模型 | 第65页 |
5.3.3 湍流模型 | 第65-66页 |
5.4 气升式生物反应器CFD模拟的特性参数 | 第66-67页 |
5.5 2L气升式生物反应器的CFD仿真 | 第67-78页 |
5.5.1 2L气升式生物反应器的物理模型 | 第67页 |
5.5.2 CFD仿真的前处理 | 第67-68页 |
5.5.3 CFD仿真的求解过程 | 第68-74页 |
5.5.4 CFD仿真的结果及分析 | 第74-7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结论 | 第80-81页 |
6.2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4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94-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成果及参与项目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