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长期护理保险概述 | 第9-11页 |
1.2.1 长期护理保险的基本概念 | 第9-10页 |
1.2.2 长期护理保险的内容 | 第10-11页 |
1.3 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1 国外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2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必要性 | 第17-21页 |
2.1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 第17-18页 |
2.1.1 人口基数大且老龄化发展迅速 | 第17页 |
2.1.2 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加深 | 第17-18页 |
2.1.3 “未富先老”和区域发展不平衡 | 第18页 |
2.2 传统家庭结构变化及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 第18-20页 |
2.2.1 家庭结构的“四-二-一”模式 | 第18-19页 |
2.2.2 空巢家庭增加 | 第19-20页 |
2.3 长期护理费用激增 | 第20-21页 |
3 我国开展长期护理保险面临的问题 | 第21-24页 |
3.1 民众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意识薄弱 | 第21页 |
3.2 长期护理的政策法规的不完善 | 第21-22页 |
3.3 现行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不健全 | 第22页 |
3.4 长期护理保险市场风险防范能力较弱 | 第22-23页 |
3.5 长期护理专业人才匮乏 | 第23-24页 |
4 美、日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 第24-33页 |
4.1 美国的长期护理保险 | 第24-26页 |
4.1.1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背景 | 第24页 |
4.1.2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内容 | 第24-26页 |
4.1.3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评价 | 第26页 |
4.2 日本的介护保险 | 第26-28页 |
4.2.1 日本介护保险的背景 | 第26页 |
4.2.2 日本介护保险的内容 | 第26-28页 |
4.2.3 日本介护保险的评价 | 第28页 |
4.3 长期护理保险模式比较 | 第28-33页 |
4.3.1 两种长期护理保险模式比较 | 第28-30页 |
4.3.2 对于中国的启示 | 第30-33页 |
5 构建我国特色的长期护理保险的设想 | 第33-39页 |
5.1 构建长期护理保险的模式探讨 | 第33-35页 |
5.1.1 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 | 第33-34页 |
5.1.2 法定长期护理保险 | 第34-35页 |
5.1.3 社会救助的补充 | 第35页 |
5.2 构建长期护理保险模式的对策 | 第35-39页 |
5.2.1 加大长期护理的良性宣传 | 第35-36页 |
5.2.2 加快建立长期护理政策、法律 | 第36页 |
5.2.3 健全医疗保险制度,完善长期护理服务配套体系 | 第36页 |
5.2.4 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的风险防范 | 第36-37页 |
5.2.5 加强专业人才培训与资质考核 | 第37-39页 |
6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后记 | 第42-43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