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8-18页 |
1.1 生物表面活性剂 | 第8-10页 |
1.1.1 生物表面活性剂概述 | 第8-9页 |
1.1.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其产生菌 | 第9-10页 |
1.2 脂肽类表面活性剂 | 第10-14页 |
1.2.1 脂肽类表面活性剂产生菌株 | 第10-11页 |
1.2.2 脂肽类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方法 | 第11-12页 |
1.2.3 脂肽类表面活性剂的提取纯化方法 | 第12-13页 |
1.2.4 脂肽类表面活性剂定性分析 | 第13-14页 |
1.3 脂肽类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第14-17页 |
1.3.1 在石油开采工业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3.2 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 第15页 |
1.3.3 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4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1.3.5 在农业中的应用 | 第17页 |
1.4 本文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产脂肽类表面活性剂菌株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第18-28页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18-19页 |
2.1.1 样品来源 | 第18页 |
2.1.2 培养基 | 第18页 |
2.1.3 质粒和试剂盒 | 第18-19页 |
2.1.4 实验仪器 | 第1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9-23页 |
2.2.1 脂肽类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方法 | 第19页 |
2.2.2 产脂肽类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血平板筛选法 | 第19页 |
2.2.3 产脂肽类表面活性剂菌株的发酵 | 第19页 |
2.2.4 发酵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19-20页 |
2.2.5 脂肽类表面活性剂提取纯化 | 第20页 |
2.2.6 薄层层析(TLC)检测脂肽类表面活性剂 | 第20页 |
2.2.7 产脂肽类表面活性剂菌株的 16S rDNA鉴定 | 第20-21页 |
2.2.8 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 第21页 |
2.2.9 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 | 第21-23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2.3.1 产脂肽类表面活性剂菌株的分离鉴定 | 第23-24页 |
2.3.2 薄层层析(TLC)检测脂肽类表面活性剂 | 第24-25页 |
2.3.3 产脂肽类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25-26页 |
2.4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脂肽类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发酵条件优化 | 第28-36页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8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3.1.2 培养基 | 第2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3.2.1 菌体生长情况测定 | 第28页 |
3.2.2 脂肽类表面活性剂产量的测定 | 第28-29页 |
3.2.3 最佳发酵时间的确定 | 第29页 |
3.2.4 发酵培养基优化 | 第29页 |
3.2.5 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 第29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3.3.1 最佳发酵时间 | 第29-30页 |
3.3.2 碳氮源的选择 | 第30-31页 |
3.3.3 氮源的选择 | 第31-32页 |
3.3.4 C/N比的优化 | 第32页 |
3.3.5 最优碳源浓度 | 第32-33页 |
3.3.6 正交实验确定培养条件 | 第33-35页 |
3.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脂肽类表面活性剂的纯化鉴定及特性研究 | 第36-44页 |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36-37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4.1.2 试剂配制 | 第36页 |
4.1.3 培养基 | 第36-37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4.2.1 脂肽类表面活性剂的发酵 | 第37页 |
4.2.2 脂肽类表面活性剂的提取 | 第37页 |
4.2.3 硅胶柱层析纯化脂肽表面活性剂 | 第37页 |
4.2.4 红外光谱(IR)分析 | 第37页 |
4.2.5 脂肽类表面活性剂性能的测定 | 第37-38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3页 |
4.3.1 脂肽表面活性剂的提取 | 第38页 |
4.3.2 硅胶柱层析纯化 | 第38-39页 |
4.3.3 红外光谱(IR)分析 | 第39-40页 |
4.3.4 脂肽类表面活性剂性能的测定 | 第40-43页 |
4.4 小结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