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脑—胰岛轴激素分泌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非线性动力学的应用 | 第10-15页 |
| (一)非线性动力学的发展 | 第10-11页 |
| 1. 非线性动力学起源 | 第10页 |
| 2. 非线性动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第10-11页 |
| 3. 非线性动力学在医学中应用 | 第11页 |
| (二)血糖调节理论 | 第11-15页 |
| 1. 生理功能调节 | 第11-12页 |
| 2. 反馈调节系统 | 第12页 |
| 3. 内分泌调节系统 | 第12-13页 |
| 4. 胰岛素和胰升糖素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新的下丘脑-胰岛轴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15-18页 |
| (一) 血糖调节机理 | 第15-16页 |
| 1. 胰岛激素调节方式 | 第15-16页 |
| 2. 血糖调节方式 | 第16页 |
| (二)新模型建立 | 第16-18页 |
| 1. 改进的血糖调节框图 | 第16页 |
| 2. 新的动力学模型 | 第16-18页 |
| 第三章 计算结果 | 第18-27页 |
| (一)改进前模型周期振荡结果 | 第18-20页 |
| (二)新的动力学方程的解 | 第20-27页 |
| 1. 周期振荡解 | 第20-21页 |
| 2. 倍周期解 | 第21-25页 |
| 3. 混沌解 | 第25-27页 |
| 第四章 结果分析 | 第27-29页 |
| (一) 改进前、后模型结果计算并与实验值对比 | 第27-28页 |
| 1. 激素的振荡特性 | 第28页 |
| 2. 激素浓度的平均值 | 第28页 |
| 3. 各激素的半衰期 | 第28页 |
| (二)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 总结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