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二值边缘图像的眼睛定位和人脸识别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7-10页
插图清单第10-12页
表格清单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6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概况第14-16页
    1.3 人脸识别系统的组成第16-20页
        1.3.1 人脸检测第16-17页
        1.3.2 人脸图像预处理第17-18页
        1.3.3 人脸识别系统的性能评价第18-20页
    1.4 人脸图像数据库第20-21页
        1.4.1 FERET人脸库第20页
        1.4.2 AR人脸库第20-21页
        1.4.3 Yale人脸库第21页
        1.4.4 Bern大学人脸库第21页
    1.5 人脸识别技术竞赛第21-24页
        1.5.1 FERET测试第21-22页
        1.5.2 FRVT测试第22-23页
        1.5.3 FAC2004和FAT2004竞赛第23-24页
    1.6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现状第24页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论文结构安排第24-26页
第二章 人脸识别技术文献综述第26-44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基于子空间变换的方法第26-32页
        2.2.1 主元分析(PCA)方法第27-28页
        2.2.2 Fisher脸法第28-29页
        2.2.3 概率PCA(PPCA)方法第29-31页
        2.2.4 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第31-32页
    2.3 基于Hausdorff距离(HD)的方法第32-34页
        2.3.1 基于HD和MZHD的方法第32-33页
        2.3.2 基于LHD的方法第33-34页
    2.4 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第34-35页
        2.4.1 基于神经网络(ANN)的方法第34-35页
        2.4.2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方法第35页
    2.5 基于模型的方法第35-38页
        2.5.1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方法第36-37页
        2.5.2 基于三维可变形模型的方法第37-38页
    2.6 基于局部特征的方法第38-41页
        2.6.1 弹性图匹配(EGM)方法第38-41页
        2.6.2 局部特征分析(LFA)方法第41页
    2.7 传统方法第41-43页
        2.7.1 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第41-42页
        2.7.2 基于灰度模板匹配的方法第42-43页
    2.8 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的人脸二值边缘图像的提取第44-68页
    3.1 引言第44页
    3.2 人脸图像分析中常用的边缘提取方法第44-48页
        3.2.1 Sobel算子及LAT算法第44-46页
        3.2.2 Canny算子第46-48页
    3.3 小波变换第48-57页
        3.3.1 小波变换及其性质第48-51页
        3.3.2 离散小波变换第51-52页
        3.3.3 多分辨率分析与Mallat算法第52-56页
        3.3.4 二维小波变换第56-57页
    3.4 本章提出的人脸边缘提取方法第57-61页
        3.4.1 图像的高频重构及其二值化第58-59页
        3.4.2 边缘图像的融合及二次二值化第59-60页
        3.4.3 二值图像去噪第60-61页
    3.5 二值边缘图像质量评价第61-67页
        3.5.1 BEI的主要特点第61-64页
        3.5.2 定量评价第64-67页
    3.6 小结第67-68页
第四章 基于边缘和亮度信息的人眼定位第68-99页
    4.1 引言第68-73页
        4.1.1 基于主动红外光的人眼定位方法第68页
        4.1.2 基于图像的人眼定位方法第68-73页
    4.2 本章提出的方法第73-86页
        4.2.1 方法概述第73-75页
        4.2.2 人脸区域提取第75-79页
        4.2.3 类眼块提取第79-80页
        4.2.4 眼睛区域检测第80-81页
        4.2.5 眼睛块检测第81-83页
        4.2.6 用亮度值定位眼睛第83页
        4.2.7 多级眼睛检测方案第83-85页
        4.2.8 反射光点的自动检测第85-86页
    4.3 实验结果第86-97页
        4.3.1 人脸图像库及实验方法第86-88页
        4.3.2 参数α和β的选定第88-90页
        4.3.3 Bern图像集的眼睛定位实验第90-93页
        4.3.4 AR图像集的眼睛定位实验第93-97页
    4.4 小结第97-99页
第五章 基于二值模板匹配的人脸识别第99-114页
    5.1 引言第99-100页
    5.2 基于二值模板匹配的人脸识别第100-109页
        5.2.1 二值模板匹配的基本原理第100-101页
        5.2.2 实验方法和结果第101-109页
    5.3 提高二值模板匹配识别率的有效方法——特征融合第109-113页
        5.3.1 特征融合的基本方法第109-110页
        5.3.2 基于扩展的二值模板匹配法的人脸识别结果第110-113页
    5.4 小结第113-11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4-117页
    6.1 全文总结第114-115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115-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7页
致谢第127-129页
攻博期间作者完成的文章和从事的项目第129-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救助体系中的核对机制研究--以上海市静安区核对中心为例
下一篇:基于微博的读者服务应用研究--以S大学图书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