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4页 |
第2章 综述 | 第14-23页 |
2.1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概述 | 第14页 |
2.2 CM的分型 | 第14-15页 |
2.3 在CM基础上形成脊髓空洞形成的机制 | 第15-16页 |
2.4 CM-Ⅰ的治疗方法 | 第16-18页 |
2.5 CM-Ⅰ的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 第18-19页 |
2.6 症状及术后并发症 | 第19-21页 |
2.7 相位对比技术在CM-Ⅰ的应用 | 第21-23页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3.1 病例选择 | 第23-24页 |
3.2 MRI扫描检查方法 | 第24-27页 |
3.3 患者恢复评价标准 | 第27页 |
3.4 手术方式 | 第27-28页 |
3.5 数据统计方法 | 第28-29页 |
第4章 结果 | 第29-32页 |
第5章 讨论 | 第32-38页 |
5.1 去骨瓣术减压是可行的和可重复的有效方法 | 第32-33页 |
5.2 预后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33-34页 |
5.3 脊髓空洞的的原因可能涉及多种因素,临床症状和脊髓空洞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证明 | 第34-35页 |
5.4 手术方式的选择和脑脊液流量变化的关系 | 第35-36页 |
5.5 本研究的发展潜力 | 第36-37页 |
5.6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37-3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7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获得科研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