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土地托管对玉米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文献综述第13-18页
        1.3.1 国内有关土地托管的研究综述第13-15页
        1.3.2 国内有关粮食生产效率的研究综述第15-17页
        1.3.3 国外研究综述第17-18页
        1.3.4 文献评述第18页
    1.4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19-20页
        1.5.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2 研究框架第20页
    1.6 主要创新与不足第20-22页
        1.6.1 主要创新第20-21页
        1.6.2 不足之处第21-22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2-26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2-23页
    2.2 理论基础第23-24页
        2.2.1 劳动力转移理论第23页
        2.2.2 规模经济理论第23页
        2.2.3 效率理论第23-24页
    2.3 理论假设第24-26页
第三章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26-35页
    3.1 数据来源及问卷设计第26页
        3.1.1 数据来源说明第26页
        3.1.2 问卷设计第26页
    3.2 样本的特征描述第26-33页
        3.2.1 农户个体特征第26-27页
        3.2.2 农户家庭特征第27-28页
        3.2.3 各地区玉米生产特征第28-30页
        3.2.4 农户托管特征第30-32页
        3.2.5 农机合作社特征第32-33页
    3.3 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土地托管模式下玉米生产效率的测度第35-43页
    4.1 DEA模型与指标说明第35-36页
        4.1.1 模型说明第35-36页
        4.1.2 指标说明第36页
    4.2 以总收入为产出项对玉米生产效率的测度第36-39页
        4.2.1 按地区划分维度的玉米生产效率第36-37页
        4.2.2 按土地规模划分维度的玉米生产效率第37-38页
        4.2.3 按托管方式划分维度的玉米生产效率第38页
        4.2.4 按家庭农业劳动力划分维度的玉米生产效率第38-39页
        4.2.5 玉米生产投入要素分配调整量第39页
    4.3 以总产量为产出项对玉米生产效率的测度第39-42页
        4.3.1 按地区划分维度的玉米生产效率第39-40页
        4.3.2 按土地规模划分维度的玉米生产效率第40-41页
        4.3.3 按托管方式划分维度的玉米生产效率第41页
        4.3.4 按家庭农业劳动力划分维度的玉米生产效率第41-42页
        4.3.5 玉米生产投入要素分配调整量第42页
    4.4 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土地托管对玉米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第43-50页
    5.1 模型设定第43页
    5.2 研究假说第43-44页
    5.3 变量选取第44-45页
    5.4 模型估计与分析第45-48页
        5.4.1 回归模型多重共线性检验第45-46页
        5.4.2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第46-48页
    5.5 小结第48-50页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第50-52页
    6.1 结论第50页
    6.2 政策建议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附录第56-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天棚控制算法的车辆悬挂系统设计
下一篇:基于FDTD算法的椭圆形天线设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