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 手持移动天线的类型和技术要求 | 第11-14页 |
1.3.1 手持移动天线的类型 | 第11-12页 |
1.3.2 手持移动天线的技术要求 | 第12-14页 |
1.4 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4页 |
1.5 手持移动天线实现的性能指标 | 第14-15页 |
1.6 本文的结构及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FDTD原理 | 第16-37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FDTD基本原理介绍 | 第16-17页 |
2.3 麦克斯韦方程 | 第17-19页 |
2.4 麦克斯韦方程的离散化 | 第19-22页 |
2.5 FDTD的稳定性分析 | 第22-24页 |
2.5.1 Courant稳定条件 | 第22-23页 |
2.5.2 数值色散 | 第23-24页 |
2.6 远场 | 第24-25页 |
2.7 天线的性能参数 | 第25-30页 |
2.7.1 天线的回波损耗S11 | 第26页 |
2.7.2 天线的带宽 | 第26-27页 |
2.7.3 方向图 | 第27-28页 |
2.7.4 天线的增益 | 第28页 |
2.7.5 天线的极化 | 第28页 |
2.7.6 天线的驻波比 | 第28-29页 |
2.7.7 输入阻抗 | 第29页 |
2.7.8 Smith圆图 | 第29-30页 |
2.8 吸收边界条件 | 第30-34页 |
2.8.1 Mur吸收边界条件 | 第30-32页 |
2.8.2 PML吸收边界条件 | 第32-34页 |
2.9 FDTD方法的特殊处理 | 第34-36页 |
2.9.1 天线的激励方式 | 第34页 |
2.9.2 激励源的形式 | 第34-36页 |
2.10 本章总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手持移动天线的小型化和多频段技术 | 第37-42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实现小型化技术 | 第37-39页 |
3.2.1 增加介质板的介电常数 | 第38页 |
3.2.2 采取表面开槽的方法 | 第38-39页 |
3.2.3 采取短路加载的方法 | 第39页 |
3.3 实现多频段技术 | 第39-40页 |
3.3.1 加载缝隙的方法 | 第40页 |
3.3.2 采用加载寄生贴片的方法 | 第40页 |
3.3.3 采用双馈电的方式 | 第40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椭圆形天线的设计 | 第42-59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HFSS13.0 电磁仿真软件和MATLAB介绍 | 第42-44页 |
4.2.1 HFSS13.0 简介 | 第42-44页 |
4.2.2 MATLAB简介 | 第44页 |
4.3 椭圆形贴片天线理论 | 第44-46页 |
4.4 椭圆形天线的基本结构 | 第46-47页 |
4.5 天线的仿真结果 | 第47-50页 |
4.6 天线的双频实现 | 第50-51页 |
4.7 天线的优化 | 第51-54页 |
4.8 天线的改进与优化 | 第54-58页 |
4.9 本章总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FDTD代码的实现及应用 | 第59-71页 |
5.1 引言 | 第59-60页 |
5.2 建立FDTD数学模型 | 第60-65页 |
5.2.1 网格的划分的思想和划分算法 | 第60-62页 |
5.2.2 建立天线模型 | 第62-63页 |
5.2.3 网格的离散化 | 第63-64页 |
5.2.4 设计边界条件与激励源 | 第64-65页 |
5.3 编程中天线参数的选取 | 第65页 |
5.4 编写FDTD计算流程图 | 第65-66页 |
5.5 Matlab方真结果 | 第66-67页 |
5.6 天线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 | 第67-70页 |
5.6.1 图书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 | 第68-69页 |
5.6.2 RFID系统在图书管理上的优越性 | 第69-70页 |
5.7 本章总结 | 第70-71页 |
总结与期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 第76-86页 |
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
2、部分MATLAB程序 | 第76-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