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三、选题难度及创新 | 第13-14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反科学”的哲学家——费耶阿本德 | 第16-25页 |
1.1 费耶阿本德生平与著作 | 第16-18页 |
1.2 费耶阿本德理论提出的背景 | 第18-25页 |
1.2.1 费耶阿本德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8-20页 |
1.2.2 费耶阿本德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 | 第20-25页 |
第二章 费耶阿本德对传统科学观的解构 | 第25-38页 |
2.1 对科学理性的袪魅——告别理性 | 第25-28页 |
2.1.1 非理性因素不可被理性取代 | 第25-27页 |
2.1.2 理性推动科学专制 | 第27-28页 |
2.2 对科学方法的批判——怎么都行 | 第28-31页 |
2.2.1 理论的多元 | 第29-30页 |
2.2.2 方法的多元 | 第30-31页 |
2.3 对科学优越性的解构——自由社会的构建 | 第31-35页 |
2.3.1 否认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 | 第31-32页 |
2.3.2 科学中心主义的批判 | 第32-33页 |
2.3.3 自由社会的构建 | 第33-35页 |
2.4 对费耶阿本德科学观的评价 | 第35-38页 |
第三章 费耶阿本德科学观的文化启示 | 第38-48页 |
3.1 多元主义方法论为非西方民族文化的合法性提供佐证 | 第38-40页 |
3.2 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界审视和理解非西方民族文化 | 第40-43页 |
3.3 消除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促进创新型思维的生成 | 第43-44页 |
3.4 在多元主义科学文化建设中实现中国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 第44-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