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吉林省高寒山区玉米品种筛选

中文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前言第11-22页
    1.1 发展玉米生产的意义第11页
    1.2 玉米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及其面临的挑战第11-12页
    1.3 我国玉米品种的选育趋势第12页
    1.4 吉林省农业资源特征第12-15页
        1.4.1 吉林省农业类型第13-14页
        1.4.2 吉林省农业的生态区划分第14-15页
    1.5 气候因素对玉米生产的影响第15-20页
        1.5.1 温度与玉米生产关系第15-17页
        1.5.2 气候变化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第17-19页
        1.5.3 玉米气候适应性国内研究进展第19-20页
        1.5.4 吉林省气候特点及其与玉米生产的关系第20页
    1.6 本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20-22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2-26页
    2.1 试验材料第22页
        2.1.1 中熟类型品种第22页
        2.1.2 晚熟类型品种第22页
    2.2 试验地点第22页
    2.3 试验方法第22-25页
        2.3.1 播种方法第22-25页
        2.3.2 田间农艺管理方法第25页
    2.4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5-26页
        2.4.1 遗传参数统计第25页
        2.4.2 统计方法第25-2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6-48页
    3.1 中熟品种主要性状的比较第26-35页
        3.1.1 株高比较分析第26-28页
        3.1.2 倒折率比较分析第28-30页
        3.1.3 空杆率比较分析第30-32页
        3.1.4 籽粒含水量比较分析第32-33页
        3.1.5 中熟玉米小区产量第33-35页
    3.2 晚熟品种各性状统计与分析第35-44页
        3.2.1 株高比较第35-37页
        3.2.2 倒折率比较第37-39页
        3.2.3 空杆率比较第39-41页
        3.2.4 含水量比较第41-42页
        3.2.5 晚熟玉米小区产量第42-44页
    3.3 试验地点的代表性分析第44-45页
    3.4 玉米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第45-48页
        3.4.1 早熟玉米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第45-46页
        3.4.2 晚熟玉米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第46-48页
4 讨论与结论第48-50页
    4.1 讨论第48-49页
        4.1.1 高寒地区玉米种植的重要性第48页
        4.1.2 高寒地区玉米品种的筛选第48-49页
        4.1.3 双图图标法筛选品种的优势第49页
    4.2 结论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地铁十号线潘家园站施工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高铁工程风险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