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震烈度区多跨连续梁桥的减隔震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减隔震支座的介绍 | 第9-12页 |
1.2.1 橡胶类减隔震支座 | 第9-10页 |
1.2.2 粘滞类阻尼器 | 第10-11页 |
1.2.3 滑动摩擦类减隔震支座 | 第11-12页 |
1.2.4 金属耗能类减隔震支座 | 第12页 |
1.3 国内外减隔震支座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内减隔震支座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外减隔震支座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多跨连续梁桥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分析 | 第15-36页 |
2.1 工程背景 | 第15-18页 |
2.1.1 主要技术标准 | 第15-16页 |
2.1.2 主要材料 | 第16-17页 |
2.1.3 设计要点 | 第17-18页 |
2.1.4 计算要点 | 第18页 |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8-20页 |
2.3 结构动力分析过程 | 第20-30页 |
2.3.1 结构动力模型 | 第20-21页 |
2.3.2 特征值分析 | 第21-27页 |
2.3.3 动力时程分析 | 第27-30页 |
2.4 连续梁桥的地震响应分析 | 第30-34页 |
2.5 抗震设计 | 第34-35页 |
2.5.1 抗震设计理论的选择 | 第34页 |
2.5.2 抗震设计方法的选择 | 第34-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连续梁桥减隔震支座选取 | 第36-39页 |
3.1 减隔震支座适用性分析 | 第36-37页 |
3.1.1 橡胶类减隔震支座适用性分析 | 第36页 |
3.1.2 粘滞类阻尼器适用性分析 | 第36-37页 |
3.1.3 滑动摩擦类减隔震支座适用性分析 | 第37页 |
3.1.4 金属耗能类减隔震支座适用性分析 | 第37页 |
3.2 减隔震支座的选取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减隔震支座参数选取及优化 | 第39-77页 |
4.1 铅芯橡胶支座参数选取及优化 | 第39-54页 |
4.1.1 铅芯橡胶减隔震支座整体设计 | 第39-40页 |
4.1.2 铅芯橡胶支座的模拟 | 第40-42页 |
4.1.3 参数选取 | 第42页 |
4.1.4 参数调整优化 | 第42-54页 |
4.1.4.1 屈服力调整优化 | 第42-50页 |
4.1.4.2 屈服前刚度和屈服后刚度调整优化 | 第50-54页 |
4.2 榫减震设置参数选取及优化 | 第54-73页 |
4.2.1 榫减震体系整体设计 | 第54-56页 |
4.2.2 参数选取 | 第56-58页 |
4.2.3 参数调整优化 | 第58-73页 |
4.2.3.1 各桥墩墩顶位移对比分析 | 第59-63页 |
4.2.3.2 各桥墩墩底剪力对比分析 | 第63-68页 |
4.2.3.3 各桥墩墩底弯矩对比分析 | 第68-72页 |
4.2.3.4 综合对比分析 | 第72-73页 |
4.3 支座减隔震效果对比 | 第73-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77页 |
5.2 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