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2 先行研究 | 第11-13页 |
1.3 《新辑搜神记》数词的界定 | 第13-14页 |
1.3.1 前人对数词的界定与分类 | 第13页 |
1.3.2 《新辑搜神记》数词的界定与分类 | 第13-14页 |
1.4 《新辑搜神记》量词的界定 | 第14-16页 |
1.4.1 前人对量词的界定与分类 | 第14-15页 |
1.4.2 《新辑搜神记》量词的界定与分类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新辑搜神记》数词分类分析 | 第16-25页 |
2.1 确数词 | 第16-20页 |
2.1.1 基数词 | 第16-17页 |
2.1.2 序数词 | 第17-20页 |
2.1.3 分数词与倍数词 | 第20页 |
2.2 约数词 | 第20-23页 |
2.2.1 基数相连类 | 第21页 |
2.2.2 前加约数类 | 第21页 |
2.2.3 后加约数类 | 第21-22页 |
2.2.4 前后均加约数类 | 第22页 |
2.2.5 借用词语类 | 第22-23页 |
2.3 虚数词 | 第23-24页 |
2.4 问数词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新辑搜神记》量词分类分析 | 第25-42页 |
3.1 物量词 | 第25-40页 |
3.1.1 自然单位量词 | 第25-33页 |
3.1.2 借用单位量词 | 第33页 |
3.1.3 制度单位量词 | 第33-40页 |
3.2 动量词 | 第40-42页 |
3.2.1 专用动量词 | 第40-41页 |
3.2.2 借用动量词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新辑搜神记》数、量词的历史比较分析 | 第42-50页 |
4.1 与上古时期数、量词比较 | 第42-45页 |
4.1.1 上古时期数词的发展 | 第42-43页 |
4.1.2 上古时期量词的发展 | 第43-44页 |
4.1.3 《新辑搜神记》数、量词与上古数、量词的异同 | 第44-45页 |
4.2 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数、量词的比较 | 第45-50页 |
4.2.1 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数词的异同 | 第45-46页 |
4.2.2 与魏晋南北朝时期量词的异同 | 第46-50页 |
第五章 《新辑搜神记》数、量词与《搜神记》比较分析 | 第50-58页 |
5.1 《搜神记》的数词与量词 | 第50-53页 |
5.1.1 《搜神记》的数词 | 第50-52页 |
5.1.2 《搜神记》的量词 | 第52-53页 |
5.2 《新辑搜神记》与《搜神记》的数、量词比较 | 第53-58页 |
5.2.1 《新辑搜神记》与《搜神记》的数词的异同 | 第53页 |
5.2.2 《新辑搜神记》与《搜神记》的量词的异同 | 第53页 |
5.2.3 《新辑搜神记》与《搜神记》的数量结构形式的异同 | 第53-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4-65页 |
承诺书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