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9-13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1.2.3 本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逻辑框架与提纲 | 第13-14页 |
1.3.1 逻辑框架 | 第13页 |
1.3.2 论文提纲 | 第13-14页 |
第2章 应收账款相关理论综述 | 第14-26页 |
2.1 应收账款的有关概念 | 第14-15页 |
2.1.1 应收账款的定义 | 第14页 |
2.1.2 应收账款的管理意义 | 第14-15页 |
2.2 IT外包行业应收账款介绍 | 第15-20页 |
2.2.1 IT外包行业的业务模式 | 第15-17页 |
2.2.2 IT外包行业应收账款产生和逾期的原因 | 第17-20页 |
2.3 应收账款的管理 | 第20-26页 |
2.3.1 应收账款的事前管理 | 第20-23页 |
2.3.2 应收账款的事中管理 | 第23-24页 |
2.3.3 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 | 第24-26页 |
第3章 在R公司建立应收账款管理的历程与成果 | 第26-33页 |
3.1 R公司简介 | 第26-27页 |
3.2 R公司的发展困境与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3.2.1 R公司的发展困境 | 第27页 |
3.2.2 R公司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3.3 R公司建立应收账款管理机制的成果与不足 | 第30-33页 |
3.3.1 R公司建立应收账款管理机制的成果 | 第30-32页 |
3.3.2 R公司建立应收账款管理机制的不足 | 第32-33页 |
第4章 对R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 第33-39页 |
4.1 实践与理论应“本末倒置” | 第33-34页 |
4.2 应谨慎引入被强制执行总额占注册资本比例>1‰的客户 | 第34-39页 |
4.2.1 建立实验组客户群和对照组客户群 | 第34页 |
4.2.2 观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特点 | 第34-36页 |
4.2.3 以创新思维引入指标“被强制执行总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 | 第36-39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局限 | 第39-4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39页 |
5.2 研究的局限性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