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8页 |
1.1 中华倒刺鲃物种特性及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1.1.1 中华倒刺鲃简介 | 第15-16页 |
1.1.2 形态特征 | 第16页 |
1.1.3 生活习性 | 第16-17页 |
1.1.4 中华倒刺鲃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2 增殖放流中的标记技术 | 第18-21页 |
1.2.1 水生生物标记技术分类 | 第19-20页 |
1.2.2 选择并开发最佳的标记技术 | 第20页 |
1.2.3 鱼类化学物质浸泡标记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3 鱼类应激生物学 | 第21-27页 |
1.3.1 鱼类的应激反应 | 第21-22页 |
1.3.2 常见的鱼类应激原 | 第22页 |
1.3.3 应激与鱼类血液生理反应 | 第22-23页 |
1.3.4 应激与鱼类抗氧化机制 | 第23-27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茜素红S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急性毒性 | 第28-34页 |
2.1 前言 | 第28-29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2.2.2 实验药品及溶液配制 | 第29页 |
2.2.3 实验条件 | 第29页 |
2.2.4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0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2.3.1 中华倒刺鲃幼鱼中毒症状 | 第30-31页 |
2.3.2 茜素红S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急性毒性 | 第31-32页 |
2.4 讨论 | 第32-33页 |
2.5 结论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茜素红S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染色效果 | 第34-40页 |
3.1 前言 | 第34-35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3.2.1 实验材料与条件 | 第35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35页 |
3.2.3 样品解剖与荧光标记观察 | 第35-36页 |
3.3 染色结果 | 第36页 |
3.4 讨论 | 第36-39页 |
3.4.1 茜素红S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染色效果 | 第36-37页 |
3.4.2 适合荧光标记的浓度、时间以及鱼类阶段的选择 | 第37-39页 |
3.5 结论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茜素红S对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40-51页 |
4.1 前言 | 第40-41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4.2.1 实验用鱼 | 第41页 |
4.2.2 实验条件 | 第41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4.2.4 数据统计 | 第42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42-43页 |
4.3.1 茜素红S浸泡 24 h后幼鱼的血液生化指标 | 第42-43页 |
4.3.2 暂养 5 d后幼鱼的血液生化指标 | 第43页 |
4.3.3 暂养 10 d后幼鱼的血液生化指标 | 第43页 |
4.4 讨论 | 第43-50页 |
4.4.1 茜素红S浸泡 24 h后对幼鱼血液蛋白质的影响 | 第43-44页 |
4.4.2 茜素红S浸泡 24 h对幼鱼血液葡萄糖和总胆固醇的影响 | 第44-48页 |
4.4.3 茜素红S浸泡 24 h后对幼鱼血液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4.4.4 茜素红S浸泡 24 h后对幼鱼血液中肌酐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 第49-50页 |
4.5 结论 | 第50-51页 |
第五章 茜素红S对幼鱼不同组织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 第51-68页 |
5.1 前言 | 第51-52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52-53页 |
5.2.1 实验用鱼 | 第52页 |
5.2.2 实验条件 | 第52页 |
5.2.3 实验方法 | 第52页 |
5.2.4 组织匀浆的制备及酶活性的测定 | 第52-53页 |
5.2.5 数据统计 | 第53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53-62页 |
5.3.1 茜素红S浸泡 24 h后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 | 第53页 |
5.3.2 茜素红S浸泡 24 h后鳃组织抗氧化酶活性 | 第53-54页 |
5.3.3 茜素红S浸泡 24 h后肝脏组织抗氧化酶活性 | 第54-56页 |
5.3.4 茜素红S浸泡 24 h后不同组织丙二醛的含量 | 第56页 |
5.3.5 暂养后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恢复 | 第56-57页 |
5.3.6 暂养后鳃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恢复 | 第57-59页 |
5.3.7 暂养后肝脏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恢复 | 第59-61页 |
5.3.8 暂养后不同组织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 第61-62页 |
5.4 讨论 | 第62-66页 |
5.4.1 茜素红S浸泡 24 h后对不同组织抗氧化酶的影响 | 第62-64页 |
5.4.2 茜素红S浸泡 24 h后对不同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第64页 |
5.4.3 暂养后幼鱼不同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恢复 | 第64-65页 |
5.4.4 暂养后幼鱼不同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变化 | 第65-66页 |
5.5 结论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荧光染色标记建议 | 第68-69页 |
附图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1页 |
附录Ⅰ | 第81-82页 |
附录Ⅱ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