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41页 |
1.1 分子电子激发态非绝热动力学简介 | 第21-24页 |
1.1.1 分子电子激发态 | 第21页 |
1.1.2 非绝热动力学 | 第21-24页 |
1.2 分子激发态光解动力学 | 第24-31页 |
1.2.1 分子的光解离 | 第24-26页 |
1.2.2 光解动力学中的基本问题和研究方法 | 第26-30页 |
1.2.3 光解动力学的研究意义 | 第30-31页 |
1.3 飞秒时间分辨质谱技术 | 第31-38页 |
1.3.1 飞秒泵浦-探测技术 | 第31-32页 |
1.3.2 飞秒时间分辨质谱技术及应用 | 第32-38页 |
1.4 本文研究动机及研究内容 | 第38-41页 |
第二章 实验系统 | 第41-63页 |
2.1 光电子/离子影像实验装置 | 第41-53页 |
2.1.1 真空系统 | 第41-44页 |
2.1.2 超声分子束进样系统 | 第44-47页 |
2.1.3 离子透镜 | 第47-48页 |
2.1.4 探测器 | 第48-51页 |
2.1.5 信号采集及处理 | 第51-52页 |
2.1.6 时序控制器 | 第52-53页 |
2.2 飞秒激光系统 | 第53-63页 |
2.2.1 泵浦激光系统 | 第53-54页 |
2.2.2 钛宝石振荡器 | 第54-55页 |
2.2.3 啁啾脉冲放大系统 | 第55-56页 |
2.2.4 TOPAS系统 | 第56-58页 |
2.2.5 飞秒泵浦-探测光路系统 | 第58-63页 |
第三章 时间寿命的拟合 | 第63-89页 |
3.1 背景知识 | 第64-66页 |
3.1.1 卷积 | 第64页 |
3.1.2 误差函数 | 第64-65页 |
3.1.3 单位阶跃函数 | 第65页 |
3.1.4 定积分的换元法 | 第65-66页 |
3.2 寿命拟合公式的推导 | 第66-71页 |
3.2.1 高斯函数与高斯函数的卷积 | 第66-67页 |
3.2.2 信号分布随时间的表示 | 第67页 |
3.2.3 高斯函数与单位阶跃函数的卷积 | 第67-68页 |
3.2.4 高斯函数与单指数衰减函数的卷积 | 第68-69页 |
3.2.5 高斯函数与单指数上升函数的卷积 | 第69-70页 |
3.2.6 高斯函数与单位反阶跃函数的卷积 | 第70-71页 |
3.2.7 反泵浦的情形 | 第71页 |
3.3 拟合公式的一些应用 | 第71-78页 |
3.3.1 用BBO测脉宽 | 第71-72页 |
3.3.2 用短寿命态或非共振电离态来测交叉相关 | 第72-73页 |
3.3.3 时间零点的确定 | 第73页 |
3.3.4 具有多种演化组分信号的情况 | 第73-74页 |
3.3.5 指数修正的高斯分布 | 第74-75页 |
3.3.6 质谱信号的拖尾 | 第75页 |
3.3.7 能分辨的最短寿命 | 第75-78页 |
3.4 寿命拟合 | 第78-89页 |
3.4.1 用Fityk拟合寿命 | 第78-83页 |
3.4.2 用gnuplot来拟合数据 | 第83-89页 |
第四章 碘苯分子的超快光解动力学研究 | 第89-105页 |
4.1 引言 | 第89-90页 |
4.2 实验和计算 | 第90-91页 |
4.2.1 实验方法 | 第90-91页 |
4.2.2 计算方法 | 第9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1-102页 |
4.3.1 飞行时间质谱 | 第91-93页 |
4.3.2 时间分辨的离子质谱 | 第93-96页 |
4.3.3 理论计算结果 | 第96-99页 |
4.3.4 光解机制 | 第99-102页 |
4.4 小结 | 第102-105页 |
第五章 碘代环己烷分子的超快光解动力学研究 | 第105-119页 |
5.1 引言 | 第105-107页 |
5.2 实验 | 第107-108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08-117页 |
5.3.1 A带光解动力学 | 第108-113页 |
5.3.2 C态光解动力学 | 第113-117页 |
5.4 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六章 基于液体束技术的液相光电子能谱技术 | 第119-135页 |
6.1 引言 | 第119页 |
6.2 液相光电子能谱的发展概况 | 第119-122页 |
6.3 基于液体束技术的液相光电子能谱技术 | 第122-125页 |
6.4 液相光电子能谱仪的调试和校准 | 第125-131页 |
6.4.1 实验室液相光电子能谱仪介绍 | 第125-127页 |
6.4.2 液相光电子能谱仪的调试和校准 | 第127-131页 |
6.5 基于液体束技术的液相光电子能谱的应用与意义 | 第131-133页 |
6.5.1 水合电子垂直结合能的测量 | 第131-133页 |
6.5.2 生物大分子的研究 | 第133页 |
6.6 小结 | 第133-13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5-139页 |
7.1 现有工作总结 | 第135-136页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36-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57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57-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