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视频编码的背景 | 第7-9页 |
1.1.1 视频的特点 | 第7-8页 |
1.1.2 视频压缩的必要性 | 第8-9页 |
1.2 视频质量的评判 | 第9-11页 |
1.2.1 主观评判 | 第9-10页 |
1.2.2 客观评判 | 第10-11页 |
1.3 视频编码的发展史 | 第11-1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3-14页 |
2 HEVC编码技术 | 第14-26页 |
2.1 HEVC的编码框架 | 第14-15页 |
2.2 HEVC的四叉树编码结构 | 第15-17页 |
2.2.1 编码单元 | 第15-16页 |
2.2.2 预测单元 | 第16-17页 |
2.2.3 变换单元 | 第17页 |
2.3 HEVC的预测编码 | 第17-22页 |
2.3.1 帧内预测 | 第17-20页 |
2.3.2 帧间预测 | 第20-22页 |
2.4 HEVC的变换编码及量化 | 第22页 |
2.5 HEVC的熵编码 | 第22-23页 |
2.6 现有帧内快速预测算法介绍 | 第23-2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基于局部边界特性的HEVC帧内快速模式决策算法 | 第26-44页 |
3.1 HEVC帧内预测过程 | 第26-28页 |
3.1.1 模式粗选 | 第26页 |
3.1.2 MPM加入粗选子集 | 第26-27页 |
3.1.3 率失真优化 | 第27-28页 |
3.2 预测模式与图像纹理关联分析 | 第28-29页 |
3.3 快速模式决策算法 | 第29-36页 |
3.3.1 局部边界特征的提取 | 第29-30页 |
3.3.2 算法设计 | 第30-34页 |
3.3.3 算法流程 | 第34-36页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6-42页 |
3.4.1 实验设计 | 第36页 |
3.4.2 实验数据比较 | 第36-38页 |
3.4.3 率失真比较 | 第38-39页 |
3.4.4 主观比较 | 第39-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 基于局部边界特性的帧内快速深度判断算法 | 第44-58页 |
4.1 HEVC中编码单元的划分 | 第44-45页 |
4.1.1 CU的划分 | 第44-45页 |
4.1.2 PU的划分 | 第45页 |
4.2 CU尺寸的选择和图像的联系 | 第45-46页 |
4.3 快速深度判断算法 | 第46-51页 |
4.3.1 局部边界点的提取 | 第46-47页 |
4.3.2 算法设计 | 第47-48页 |
4.3.3 算法流程 | 第48-51页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1-57页 |
4.4.1 实验设计 | 第51页 |
4.4.2 实验数据比较 | 第51-52页 |
4.4.3 率失真比较 | 第52-53页 |
4.4.4 主观比较 | 第53-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总结及展望 | 第58-60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8-59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