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1 文献回顾 | 第12-14页 |
1.2.2 文献述评 | 第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企业内部控制与商业贿赂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2.1 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要求 | 第16-18页 |
2.1.1 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 | 第16-17页 |
2.1.3 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 | 第17-18页 |
2.2 企业商业贿赂的禁止规定 | 第18-21页 |
2.2.1 商业贿赂概念 | 第18页 |
2.2.2 商业贿赂表现形式 | 第18-19页 |
2.2.3 对商业贿赂的监管处罚 | 第19-21页 |
3 外资企业在华贿赂典型违规事件的回顾与分析 | 第21-26页 |
3.1 外资企业在华商业贿赂典型违规事件回顾 | 第21-23页 |
3.1.1 西门子公司在华商业贿赂事件始末 | 第21-22页 |
3.1.2 雅芳公司在华商业贿赂事件始末 | 第22页 |
3.1.3 葛兰素史克公司在华商业贿赂事件始末 | 第22-23页 |
3.2 外资企业在华商业贿赂的原因分析 | 第23-24页 |
3.2.1 经济学角度分析 | 第23页 |
3.2.2 管理学角度分析 | 第23-24页 |
3.2.3 社会学角度分析 | 第24页 |
3.3 外资企业在华商业贿赂行为的经济后果 | 第24-26页 |
3.3.1 对企业自身的危害 | 第24-25页 |
3.3.2 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 第25-26页 |
4 贿赂事件后外资企业在华经营的合规性内部控制建设 | 第26-34页 |
4.1 外资企业在华经营的内部控制环境变化 | 第26-28页 |
4.1.1 西门子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变化 | 第26-27页 |
4.1.2 雅芳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变化 | 第27页 |
4.1.3 葛兰素史克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变化 | 第27-28页 |
4.2 强化对在华经营商业贿赂的风险评估 | 第28-30页 |
4.2.1 西门子公司的商业贿赂风险评估 | 第28页 |
4.2.2 雅芳公司的商业贿赂风险评估 | 第28页 |
4.2.3 葛兰素史克公司的商业贿赂风险评估 | 第28-30页 |
4.3 完善对商业贿赂的防范控制措施 | 第30-31页 |
4.3.1 西门子公司的反贿赂控制活动 | 第30页 |
4.3.2 雅芳公司的反贿赂控制活动 | 第30页 |
4.3.3 葛兰素史克公司的反贿赂控制活动 | 第30-31页 |
4.4 重视反贿赂的内外部信息与沟通 | 第31-32页 |
4.4.1 西门子公司反贿赂的内外部信息沟通 | 第31页 |
4.4.2 雅芳公司反贿赂的内外部信息沟通 | 第31页 |
4.4.3 葛兰素史克公司反贿赂的内外部信息沟通 | 第31-32页 |
4.5 提高反贿赂的内部监督有效性 | 第32-34页 |
4.5.1 西门子公司反贿赂的内部监督措施 | 第32页 |
4.5.2 雅芳公司反贿赂的内部监督措施 | 第32页 |
4.5.3 葛兰素史克公司反贿赂的内部监督措施 | 第32-34页 |
5 外资企业反贿赂的合规性内部控制建设效果及相关启示 | 第34-40页 |
5.1 外资企业反贿赂的合规性内部控制建设效果 | 第34-37页 |
5.1.1 上述公司合规性内部控制建设效果 | 第34-36页 |
5.1.2 上述公司合规性内部控制建设效果的差异分析 | 第36-37页 |
5.2 外资企业反贿赂的合规性内部控制建设相关启示 | 第37-40页 |
5.2.1 对中国政府反贿赂监管的启示 | 第37页 |
5.2.2 对中国企业合规性内部控制建设的启示 | 第37-4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0-41页 |
6.1 文章主要结论 | 第40页 |
6.2 未来研究方向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