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框类零件高速铣削稳定域分析及铣削工艺参数优化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铣削加工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铣削加工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 第12-14页 |
1.2.2 铣削加工稳定域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 铣削加工参数优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4.1 课题提出 | 第16页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薄壁件铣削加工过程动力学建模 | 第18-29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动态切削力模型 | 第18-24页 |
2.2.1 圆柱形铣刀螺旋刃受力分析 | 第18页 |
2.2.2 瞬态切削厚度模型 | 第18-19页 |
2.2.3 基于螺旋角的微元铣削力建模 | 第19-21页 |
2.2.4 基于螺旋角的瞬时整体铣削力模型 | 第21-24页 |
2.3 铣削加工动力学模型 | 第24-28页 |
2.3.1 再生型颤振机理分析 | 第25-26页 |
2.3.2 铣削加工再生型颤振解析模型 | 第26页 |
2.3.3 考虑铣刀螺旋角的薄壁件铣削动力学模型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铣削力系数及工件模态参数辨识 | 第29-44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铣削力系数辨识实验 | 第29-39页 |
3.2.1 铣削力系数辨识模型 | 第29-30页 |
3.2.2 平均铣削力模型 | 第30-32页 |
3.2.3 铣削力系数辨识实验 | 第32-37页 |
3.2.4 铣削力系数计算及铣削力仿真 | 第37-39页 |
3.3 模态参数辨识实验 | 第39-43页 |
3.3.1 实验工件及设备 | 第39-41页 |
3.3.2 实验结果 | 第41-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系统参数对稳定域影响的研究 | 第44-53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铣削稳定性数值计算 | 第44-49页 |
4.2.1 时滞微分方程的半离散解析法 | 第44-47页 |
4.2.2 稳定域数值分析 | 第47-49页 |
4.3 系统参数对稳定域的影响 | 第49-52页 |
4.3.1 径向铣削深度对稳定域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2 工件模态参数对稳定域的影响 | 第50-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铝合金框类薄壁件铣削工艺参数优化 | 第53-61页 |
5.1 引言 | 第53页 |
5.2 工件不同加工阶段的稳定域分析 | 第53-57页 |
5.2.1 有限元模态分析 | 第53-56页 |
5.2.2 不同加工阶段的稳定域分析 | 第56-57页 |
5.3 铣削参数优化 | 第57-60页 |
5.3.1 优化模型 | 第57-59页 |
5.3.2 基于稳定切削的铣削参数优化 | 第59-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与主要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