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27-47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27-28页 |
1.2 数字视频压缩基础 | 第28-37页 |
1.2.1 视频压缩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1.2.2 视频压缩框架及关键技术 | 第29-33页 |
1.2.3 视频压缩标准发展历程 | 第33-37页 |
1.3 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关键技术 | 第37-42页 |
1.3.1 四叉树划分 | 第38-40页 |
1.3.2 帧内预测 | 第40-42页 |
1.3.3 变换技术 | 第42页 |
1.4 本文课题的提出及其主要贡献 | 第42-47页 |
第2章 视频压缩中帧内编码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47-58页 |
2.1 帧内快速编码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47-51页 |
2.2 帧内预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51-54页 |
2.3 帧内变换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54-5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3章 快速帧内模式和编码单元决策 | 第58-81页 |
3.1 现有的帧内编码决策方法 | 第58-61页 |
3.2 提出的快速帧内模式和编码单元决策的基本框架 | 第61-62页 |
3.3 快速帧内预测模式决策 | 第62-67页 |
3.4 快速帧内编码单元划分 | 第67-75页 |
3.4.1 基于离线训练和在线更新的平滑CU的提前终止决策 | 第67-69页 |
3.4.2 基于线性SVM的编码单元的提前划分决策 | 第69-73页 |
3.4.3 基于线性SVM的编码单元的提前终止决策 | 第73-75页 |
3.5 实验结果 | 第75-80页 |
3.5.1 提出方法的性能 | 第76-78页 |
3.5.2 与其他方法的性能比较 | 第78-8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4章 基于局部及非局部相关性的混合帧内预测 | 第81-106页 |
4.1 问题的提出及提出方法的框架 | 第81-84页 |
4.2 自适应模板匹配预测 | 第84-88页 |
4.3 基于AIP和ATMP相结合的预测 | 第88-90页 |
4.4 基于邻近模式相结合的预测 | 第90-94页 |
4.5 提出的混合帧内预测的模式编码 | 第94-95页 |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95-105页 |
4.6.1 混合帧内预测的性能及分析 | 第96-101页 |
4.6.2 计算时间分析 | 第101-103页 |
4.6.3 与其他方法的性能比较 | 第103-104页 |
4.6.4 提出的方法在JEM上的性能 | 第104-10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5章 自适应的色度帧内预测 | 第106-118页 |
5.1 色度预测方法概述 | 第106-108页 |
5.2 LM模式 | 第108-110页 |
5.3 自适应模板选择 | 第110-111页 |
5.4 自适应Cr分量预测 | 第111-114页 |
5.5 实验结果 | 第114-117页 |
5.5.1 客观实验结果 | 第115-117页 |
5.5.2 主观实验结果 | 第11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6章 信号依赖的自适应帧内变换 | 第118-136页 |
6.1 现有帧内变换及预测残差分析 | 第118-121页 |
6.2 基于SVD的信号依赖的变换 | 第121-123页 |
6.3 基于提出的SDT-SVD变换的帧内编码 | 第123-129页 |
6.4 实验结果 | 第129-135页 |
6.4.1 方法性能及分析 | 第130-135页 |
6.4.2 计算时间分析 | 第13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35-136页 |
结论 | 第136-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5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52-156页 |
致谢 | 第156-158页 |
个人简历 | 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