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评述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主要内容 | 第16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可持续发展 | 第19页 |
·生态经济学 | 第19-20页 |
·耦合 | 第20页 |
·SWOT分析法 | 第20页 |
·金融发展理论 | 第20-22页 |
·金融结构论 | 第20-21页 |
·金融深化论 | 第21页 |
·金融约束论 | 第21页 |
·金融功能论 | 第21-22页 |
·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22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页 |
·"协同论"理论 | 第22-23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23页 |
·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第23-25页 |
第3章 金融支持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第25-31页 |
·金融支持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经济学根源 | 第25-27页 |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思考 | 第25页 |
·循环经济发展的需求 | 第25-26页 |
·增长的极限理论 | 第26-27页 |
·金融支持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现实依据 | 第27-31页 |
·外部性 | 第27-28页 |
·技术创新 | 第28-29页 |
·制度 | 第29-31页 |
第4章 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评价分析 | 第31-41页 |
·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第31-34页 |
·鄱阳湖地区生态发展现状及特征 | 第31页 |
·鄱阳湖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特征 | 第31-34页 |
·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分析 | 第34-41页 |
·PCF模型及其分析原理 | 第34-36页 |
·指标的构建 | 第36-37页 |
·数据来源 | 第37页 |
·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分析 | 第37-41页 |
第5章 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金融支持分析 | 第41-48页 |
·鄱阳湖地区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 第41-44页 |
·金融体系分析 | 第41-42页 |
·金融发展态势分析 | 第42-44页 |
·鄱阳湖地区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 | 第44-47页 |
·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44页 |
·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发展耦合度与金融指标变动趋势分析 | 第44-45页 |
·逐步回归 | 第45-47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第6章 鄱阳湖地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 | 第48-61页 |
·鄱阳湖地区金融支持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鄱阳湖地区金融支持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SWOT分析 | 第49-55页 |
·优势分析(S) | 第49-51页 |
·劣势分析(W) | 第51-53页 |
·机遇分析(O) | 第53-54页 |
·威胁分析(T) | 第54-55页 |
·鄱阳湖地区金融支持生态与经济耦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 第55-59页 |
·强化金融对生态建设的支持,为鄱阳湖地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良好的信贷支持 | 第56-57页 |
·强化金融政策支持和环湖开发投融资平台的搭建 | 第57页 |
·做大做强区域金融中心"一极" | 第57-58页 |
·强化金融支持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引导 | 第58-59页 |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确保鄱阳湖地区金融业稳定发展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页 |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