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近距离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16-19页 |
| 第2章 激光扫描平台的总体设计 | 第19-31页 |
| 2.1 三维激光扫描原理 | 第19-23页 |
| 2.1.1 脉冲测距原理 | 第19-20页 |
| 2.1.2 相位测距原理 | 第20-21页 |
| 2.1.3 干涉测距原理 | 第21页 |
| 2.1.4 三角测距原理 | 第21-23页 |
| 2.2 本文三维激光扫描方法 | 第23-24页 |
| 2.3 三维激光扫描平台的实现 | 第24-29页 |
| 2.3.1 线激光器 | 第25-26页 |
| 2.3.2 摄像头 | 第26页 |
| 2.3.3 驱动电路 | 第26-2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3章 线激光条纹提取 | 第31-45页 |
| 3.1 线激光条纹的误差来源 | 第31-32页 |
| 3.2 图像预处理 | 第32-38页 |
| 3.2.1 红色通道分离 | 第32-35页 |
| 3.2.2 图像滤波 | 第35-36页 |
| 3.2.3 自适应阈值分割 | 第36-38页 |
| 3.3 线激光条纹中心定位 | 第38-41页 |
| 3.3.1 常用线激光条纹提取 | 第38-41页 |
| 3.3.2 改进型加权重心法亚像素定位 | 第41页 |
| 3.4 实验结果 | 第41-43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4章 参数标定和三维模型构建 | 第45-59页 |
| 4.1 摄像机成像模型 | 第45-50页 |
| 4.1.1 成像模型中坐标系的建立 | 第45-46页 |
| 4.1.2 线性成像模型 | 第46-49页 |
| 4.1.3 非线性成像模型 | 第49-50页 |
| 4.2 摄像机标定 | 第50-54页 |
| 4.2.1 标定步骤 | 第50-52页 |
| 4.2.2 标定结果 | 第52-54页 |
| 4.3 三维扫描平台标定 | 第54-56页 |
| 4.4 点云数据获取 | 第56-57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5章 点云数据处理与实验分析 | 第59-71页 |
| 5.1 点云滤波 | 第59-61页 |
| 5.1.1 点云噪点来源 | 第59页 |
| 5.1.2 点云滤波 | 第59-61页 |
| 5.2 点云配准 | 第61-63页 |
| 5.3 点云表面重建 | 第63-66页 |
| 5.3.1 Delaunay三角化 | 第64-65页 |
| 5.3.2 点云法向量 | 第65页 |
| 5.3.3 贪婪投影三角化的表面重建 | 第65-66页 |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6-70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1-73页 |
| 6.1 总结 | 第71页 |
| 6.2 展望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