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7-11页 |
绪论 | 第11-23页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选题依据 | 第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1.社会建设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2.社会组织相关研究 | 第15-18页 |
3.中国特色社会组织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页 |
1.研究思路 | 第20页 |
2.研究方法 | 第20页 |
(四)研究内容、创新与不足 | 第20-23页 |
1.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创新点 | 第21页 |
3.不足之处 | 第21-23页 |
一、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与社会组织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第23-40页 |
(一)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的内涵诠释 | 第23-28页 |
1.社会建设的概念和特点 | 第23-25页 |
2.社会建设的地位 | 第25-27页 |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的意义 | 第27-28页 |
(二)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 | 第28-32页 |
1.社会组织的概念和特点 | 第28-30页 |
2.社会组织的作用 | 第30-32页 |
(三)中国特色社会建设和社会组织的关系 | 第32-33页 |
(四)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与社会组织的理论基础 | 第33-40页 |
1.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社会建设思想 | 第33-35页 |
2.中国领导人的社会建设思想 | 第35-40页 |
二、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建设与社会组织的历史沿革 | 第40-58页 |
(一)社会建设与社会组织的初步探索(1949-1978) | 第40-44页 |
1.政府全面包办的社会建设阶段 | 第40-42页 |
2.社会组织的起步探索阶段和停滞阶段 | 第42-44页 |
(二)社会建设与社会组织的恢复发展(1978-2002) | 第44-51页 |
1.以经济建设带动社会建设的阶段 | 第44-46页 |
2.社会组织的复兴调整阶段 | 第46-51页 |
(三)社会建设与社会组织的稳步发展(2002-今) | 第51-58页 |
1.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阶段 | 第51-54页 |
2.社会组织的稳步发展阶段 | 第54-58页 |
三、国外社会组织发展经验及启示 | 第58-82页 |
(一)国外社会组织发展概况 | 第58-62页 |
1.组织规模不断壮大 | 第59-60页 |
2.制度体系日趋成熟 | 第60页 |
3.社会地位逐步提高 | 第60-61页 |
4.社会功能日益强大 | 第61-62页 |
(二)国外社会组织管理机制 | 第62-73页 |
1.宽松设立制度 | 第62-64页 |
2.注重人才培养 | 第64-65页 |
3.实行税收优惠 | 第65-67页 |
4.加大政府扶持 | 第67-70页 |
5.完善监督管理 | 第70-73页 |
(三)国外社会组织功能与作用启示 | 第73-82页 |
1.服务改善民生 | 第74-77页 |
2.参与社会管理 | 第77-80页 |
3.促进国际间合作 | 第80-82页 |
四、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中的社会组织作用 | 第82-94页 |
(一)社会组织在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中发挥功能和作用的依据 | 第82-86页 |
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 第82-83页 |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迫切要求 | 第83-84页 |
3.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 | 第84-85页 |
4.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客观条件 | 第85页 |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 第85-86页 |
(二)社会组织在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 | 第86-94页 |
1.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 第87-88页 |
2.进行利益表达,缓和社会矛盾 | 第88-89页 |
3.保护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机会 | 第89-91页 |
4.倡导公共精神,完善养老服务 | 第91-92页 |
5.推动公众参与,规范社会行为 | 第92-94页 |
五、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中的社会组织发展现状 | 第94-104页 |
(一)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中社会组织发展成就 | 第94-97页 |
1.政府职能转变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 第94页 |
2.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推动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 | 第94-95页 |
3.公民意识的觉醒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奠定基础 | 第95页 |
4.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促使社会组织更快发展 | 第95-96页 |
5.社会组织建设法律制度环境初步构建 | 第96页 |
6.社会组织数量和类型日渐多样 | 第96页 |
7.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 第96-97页 |
(二)当前中国社会建设中的社会组织面临的问题 | 第97-104页 |
1.资金来源单一且不稳定,经费严重缺乏 | 第98-99页 |
2.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环境不完善 | 第99-100页 |
3.政社不分,社会组织独立性差 | 第100-101页 |
4.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业务水平较低 | 第101-102页 |
5.监督系统和管理体制不完善 | 第102-104页 |
六、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中的社会组织创新 | 第104-128页 |
(一)社会组织创新思路与创新原则 | 第104-107页 |
1.创新思路 | 第104-105页 |
2.创新原则 | 第105-107页 |
(二)社会组织管理创新 | 第107-119页 |
1.观念创新 | 第107-110页 |
2.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 | 第110-114页 |
3.社会组织外部环境创新 | 第114-116页 |
4.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方式创新 | 第116-119页 |
(三)社会组织内部治理创新 | 第119-128页 |
1.社会组织公信力重塑 | 第119-122页 |
2.内部治理结构与机制创新 | 第122-125页 |
3.组织能力创新 | 第125-128页 |
结语 | 第128-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0页 |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第140-141页 |
致谢 | 第141-142页 |
作者简介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