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叶剑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9页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第8-10页
        (一) 选题依据第8-10页
        (二) 选题意义第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5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4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一) 研究思路第15页
        (二) 研究方法第15-16页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及选题研究的重难点第16-17页
        (一)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6页
        (二) 选题研究的重难点第16-17页
    五、政治文明的科学内涵第17-19页
        (一) 政治文明的含义第17-18页
        (二)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第18-19页
第二章 叶剑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发展第19-28页
    一、叶剑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第19-22页
        (一) 萌芽时期第19-20页
        (二) 发展阶段第20-21页
        (三) 成熟时期第21-22页
    二、叶剑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的时代背景第22-23页
    三、叶剑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的思想渊源第23-28页
        (一) 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第23-24页
        (二) 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探索成果第24-25页
        (三) 吸收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理念的养分第25-26页
        (四) 借鉴了西方政治文明成果的合理成分第26-28页
第三章 叶剑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8-41页
    一、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第28-30页
        (一) 坚持人民立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28页
        (二) 保证政权的本质: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第28-29页
        (三) 实现高度的民主与高度的集中相结合第29-30页
    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第30-33页
        (一) 必须尽快完善我国的法制第30-32页
        (二) 坚持民主与法制的辩证统一第32-33页
    三、建设一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党第33-36页
        (一) 突出党的思想建设第33-34页
        (二)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第34-35页
        (三) 重视党内民主建设第35-36页
    四、“爱国一家”的统一战线思想第36-41页
        (一) 善于和党外人士共同工作第36-37页
        (二) 坚持各民族团结合作第37-38页
        (三) 积极团结爱国侨胞第38-39页
        (四) 提出国家和平统一思想第39-41页
第四章 叶剑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的当代意义第41-48页
    一、叶剑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理论特征第41-44页
        (一) 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第41-42页
        (二) 理论特征:基于与毛泽东、邓小平相比较的视角第42-44页
    二、叶剑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第44-48页
        (一)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第44-45页
        (二) 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理论来源第45页
        (三) 为全面从严治党、建设良好政治生态提供了思想资源第45-46页
        (四) 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巩固提供了思想借鉴第46-48页
结束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ZJY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不可压磁流体力学方程组的整体适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