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市城市商业银行监管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银行监管概述 | 第17-23页 |
2.1 银行监管的含义 | 第17页 |
2.2 银行监管的目标 | 第17-18页 |
2.2.1 防范系统性风险 | 第17页 |
2.2.2 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 | 第17-18页 |
2.2.3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 第18页 |
2.3 我国的银行监管体系 | 第18-22页 |
2.3.1 行政监管 | 第18-19页 |
2.3.2 内部控制 | 第19-20页 |
2.3.3 行业自律 | 第20-21页 |
2.3.4 市场约束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Q市城市商业银行监管的构成要件分析 | 第23-32页 |
3.1 监管主体 | 第23-24页 |
3.1.1 银行监管主体 | 第23页 |
3.1.2 Q市城市商业银行监管的具体部门 | 第23-24页 |
3.2 监管客体 | 第24-27页 |
3.2.1 Q市城市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 第24-25页 |
3.2.2 Q市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 第25-27页 |
3.3 监管内容 | 第27-30页 |
3.3.1 市场准入监管 | 第27-28页 |
3.3.2 业务运营监管 | 第28-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4章 Q市城市商业银行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2-45页 |
4.1 Q市城市商业银行监管现状 | 第32-34页 |
4.1.1 资产规模稳中有进 | 第32-33页 |
4.1.2 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 第33页 |
4.1.3 抵御风险能力增强 | 第33-34页 |
4.2 Q市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34-44页 |
4.2.1 监管主体方面的问题 | 第34-36页 |
4.2.2 监管客体方面的问题 | 第36-41页 |
4.2.3 监管内容方面的问题 | 第41-4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完善Q市城市商业银行监管的对策建议 | 第45-55页 |
5.1 加强监管主体建设 | 第45-47页 |
5.1.1 建立监管合作机制 | 第45-46页 |
5.1.2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 第46-47页 |
5.2 促进监管客体发展 | 第47-52页 |
5.2.1 推进公司治理完善 | 第47-48页 |
5.2.2 扩大资本补充渠道 | 第48-49页 |
5.2.3 积极推进业务转型 | 第49-50页 |
5.2.4 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 第50-52页 |
5.3 提高监管执法能力 | 第52-54页 |
5.3.1 提高市场准入监管严谨性 | 第52页 |
5.3.2 提升现场检查质效 | 第52-53页 |
5.3.3 加强非现场风险预警能力 | 第53-54页 |
5.3.4 优化监管评级体系 | 第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