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的分析 | 第17-31页 |
2.1 TOD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17-19页 |
2.1.1 TOD理论的起源与定义 | 第17-18页 |
2.1.2 TOD设计的原则 | 第18-19页 |
2.2 TOD社区的基本属性 | 第19-22页 |
2.2.1 TOD社区的定义及分类 | 第19-20页 |
2.2.2 TOD社区的范围 | 第20页 |
2.2.3 TOD社区的构造 | 第20-22页 |
2.3 TOD社区的土地利用与轨道交通的关系研究 | 第22-26页 |
2.3.1 土地利用的概念 | 第22页 |
2.3.2 土地利用对轨道交通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3 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第23-25页 |
2.3.4 轨道交通和TOD社区的相互影响 | 第25-26页 |
2.4 轨道交通车站的TOD社区土地利用分析 | 第26-31页 |
2.4.1 TOD社区的土地利用类型 | 第26-28页 |
2.4.2 TOD社区的各类用地比例 | 第28-29页 |
2.4.3 TOD社区的土地利用强度 | 第29-31页 |
第3章 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预测 | 第31-41页 |
3.1 轨道交通车站的客流分析 | 第31-37页 |
3.1.1 轨道交通车站的客流构成 | 第31页 |
3.1.2 轨道交通车站的客流特征 | 第31-37页 |
3.2 TOD社区轨道交通车站的客流量预测 | 第37-41页 |
3.2.1 TOD社区的交通生成预测 | 第38-39页 |
3.2.2 轨道交通车站的客流预测 | 第39-41页 |
第4章 轨道交通车站的客流承载能力的分析 | 第41-55页 |
4.1 轨道交通车站的客流承载能力的定义 | 第41页 |
4.2 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承载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5页 |
4.2.1 乘客进出站流程 | 第41-42页 |
4.2.2 车站候车环境的影响因素 | 第42页 |
4.2.3 车站通行设施的通过能力影响因素 | 第42-43页 |
4.2.4 列车的输送能力影响因素 | 第43-45页 |
4.3 轨道交通车站的客流承载能力计算 | 第45-55页 |
4.3.1 轨道交通车站通行设施的通过能力计算 | 第45-48页 |
4.3.2 轨道交通车站候车设施的容纳能力计算 | 第48页 |
4.3.3 列车的输送能力 | 第48-49页 |
4.3.4 车站的进出站客流承载能力计算 | 第49-55页 |
第5章 基于车站客流承载能力的土地利用强度模型及算例应用 | 第55-71页 |
5.1 基于车站客流承载能力的TOD社区土地利用强度模型 | 第55-63页 |
5.1.1 基本假设 | 第55页 |
5.1.2 构建模型 | 第55-58页 |
5.1.3 参数确定及求解方法 | 第58-60页 |
5.1.4 模型求解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5.2 算例分析 | 第63-71页 |
5.2.1 算例背景设置 | 第63页 |
5.2.2 车站客流承载能力的计算 | 第63-65页 |
5.2.3 模型参数标定 | 第65-67页 |
5.2.4 模型求解 | 第67-68页 |
5.2.5 结果分析 | 第68-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8-79页 |
附录1 | 第79-95页 |
附录2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