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7-9页 |
2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2.1 积极事件分享 | 第9页 |
2.2 积极事件分享的过程 | 第9-12页 |
2.2.1 分享积极事件 | 第9页 |
2.2.2 同伴回应及其类型 | 第9-10页 |
2.2.3 同伴回应感知 | 第10-12页 |
2.2.4 积极事件分享过程的双向反复作用 | 第12页 |
2.3 积极事件分享的增值效应 | 第12-13页 |
2.3.1 幸福感提升、积极情绪增强 | 第12页 |
2.3.2 自我概念维持效应 | 第12-13页 |
2.3.3 促进亲密关系的发展 | 第13页 |
2.3.4 调节人际关系状态 | 第13页 |
2.4 积极事件分享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13-15页 |
2.4.1 依恋类型 | 第13-14页 |
2.4.2 拒绝敏感度 | 第14页 |
2.4.3 自尊 | 第14页 |
2.4.4 回应期望和人际关系的层次 | 第14-15页 |
2.4.5 个体因素与人际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15页 |
2.5 积极事件分享带来益处的机制 | 第15-19页 |
2.5.1 提升积极事件的价值感 | 第16页 |
2.5.2 提高事件的记忆活跃度 | 第16页 |
2.5.3 主动建设性回应的决定性作用 | 第16页 |
2.5.4 积极情绪的螺旋上升 | 第16-19页 |
3 研究设计 | 第19-21页 |
3.1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 第19-20页 |
3.1.1 问题提出 | 第19页 |
3.1.2 研究假设 | 第19-20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3.3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4 研究过程 | 第21-37页 |
4.1 研究一 | 第21-26页 |
4.1.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4.1.2 研究设计 | 第21-22页 |
4.1.3 结果分析 | 第22-25页 |
4.1.4 结果讨论 | 第25-26页 |
4.2 研究二 | 第26-31页 |
4.2.1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4.2.2 研究设计 | 第26-27页 |
4.2.3 结果分析 | 第27-30页 |
4.2.4 结果讨论 | 第30-31页 |
4.3 研究三 | 第31-37页 |
4.3.1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4.3.2 研究设计 | 第31-32页 |
4.3.3 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4.3.4 结果讨论 | 第34-37页 |
5 总的讨论 | 第37-43页 |
5.1 大学生事件分享、一般性信任和幸福感指数总体情况 | 第37-39页 |
5.2 积极事件分享的事件价值效应和人际效应 | 第39-40页 |
5.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第40-43页 |
5.3.1 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第40-41页 |
5.3.2 研究展望 | 第41-43页 |
6 研究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附录 | 第49-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