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有序ZnO纳米棒阵列的构筑、界面调控及其在 ZnO/Cu2O光伏电池中的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7页
    1.1 光伏电池研究概况第12-16页
        1.1.1 光伏电池发展第13页
        1.1.2 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分析第13-16页
    1.2 基于纳米结构的光伏增强研究第16-21页
        1.2.1 传统双层平面光伏结构存在问题第16-17页
        1.2.2 纳米结构在薄膜光伏增强中的应用第17-21页
    1.3 纳米棒阵列光伏电池研究进展第21-26页
        1.3.1 ZnO纳米棒阵列制备第22-23页
        1.3.2 纳米棒阵列光学性能第23-24页
        1.3.3 纳米棒阵列电学性能第24页
        1.3.4 ZnO纳米棒复合薄膜光伏研究第24-26页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6-28页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思路以及主要内容第28-30页
    参考文献第30-37页
第二章 制备高度有序ZnO纳米棒阵列第37-58页
    2.1 前言第37-40页
    2.2 实验部分第40-44页
        2.2.1 实验所用试剂和器具第40-41页
        2.2.2 表征所用仪器第41页
        2.2.3 图案化模板的制备方法第41-42页
        2.2.4 有序PMMA孔洞模板制备及水热生长ZnO纳米棒过程第42-4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4-51页
        2.3.1 水热法生长ZnO纳米棒阵列第44-45页
        2.3.2 PMMA模板的形貌分析第45-46页
        2.3.3 前躯体浓度对ZnO纳米棒形貌的影响第46-49页
        2.3.4 有序ZnO纳米棒形貌表征第49页
        2.3.5 有序ZnO纳米棒的电学性质研究第49-51页
    2.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第三章 电化学沉积法制备Cu_2O薄膜第58-79页
    3.1 前言第58-60页
    3.2 实验部分第60-62页
        3.2.1 实验所用试剂和器具第60页
        3.2.2 表征所用仪器第60-61页
        3.2.3 电沉积制备薄膜原理第61页
        3.2.4 电沉积制备Cu_2O薄膜第61-62页
        3.2.5 表征方法第62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62-71页
        3.3.1 Cu_2O薄膜的形貌、成分和结构分析第62-64页
        3.3.2 Cu_2O薄膜沉积速度研究第64-66页
        3.3.3 Cu_2O薄膜光学性质研究第66-68页
        3.3.4 Cu_2O薄膜电学性质研究第68-71页
    3.4 恒电位-恒电流两步电化学沉积法制备Cu_2O薄膜第71-74页
    3.5 本章小结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第四章 有序ZnO纳米棒/Cu_2O复合结构光伏电池性能研究第79-95页
    4.1 前言第79-81页
    4.2 实验部分第81-83页
        4.2.1 实验所用试剂和器具第81-82页
        4.2.2 表征所用仪器第82页
        4.2.3 ZnO和Cu_2O薄膜制备过程第82-83页
        4.2.4 ZnO/Cu_2O异质结光伏器件的组装及测试第83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83-91页
        4.3.1 平面和纳米棒复合结构Cu_2O/ZnO异质结光伏器件性能分析第83-87页
        4.3.2 有序ZnO纳米棒-Cu_2O复合薄膜形貌表征第87-90页
        4.3.3 复合薄膜光电能量转化效率分析第90-91页
    4.4 本章小结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5页
第五章 界面调控对ZnO/Cu_2O异质结光伏器件性能影响第95-105页
    5.1 前言第95-96页
    5.2 实验部分第96-98页
        5.2.1 实验所用试剂和器具第96-97页
        5.2.2 表征所用仪器第97页
        5.2.3 ZnO薄膜的制备第97页
        5.2.4 Cu_2O吸收层的沉积和器件的组装第97-9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8-103页
        5.3.1 ZnO在碱性电解液中的稳定性研究第98-100页
        5.3.2 缓冲电解液中电沉积Cu_2O薄膜性质研究第100-101页
        5.3.3 界面调控对Cu_2O/ZnO电池性能性质影响第101-103页
    5.4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5-110页
    6.1 实验总结第105-106页
    6.2 工作展望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0页
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工作第110-112页
致谢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开放式创新视角下的企业创新绩效研究--以河南省上市企业为例
下一篇:过渡金属掺杂TiO2中氧空位与掺杂的金属/表面修饰的Fe(Ⅲ)助催化剂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