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技术管理论文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的企业创新绩效研究--以河南省上市企业为例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绪论第15-37页
    1.1 研究背景第15-26页
        1.1.1 持续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第16-18页
        1.1.2 自主创新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第18-19页
        1.1.3 企业技术创新的国际化开放化趋势第19页
        1.1.4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第19-20页
        1.1.5 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现状第20-23页
        1.1.6 河南企业的技术创新现状第23-26页
    1.2 开放式创新条件下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分析第26-28页
        1.2.1 创新目标拘于眼前,缺乏远见第26-27页
        1.2.2 创新方式相对封闭第27-28页
    1.3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全文框架第28-32页
        1.3.1 研究的主要问题第28-29页
        1.3.2 全文框架第29-32页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32-33页
        1.4.1 研究目的第32页
        1.4.2 研究意义第32-33页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33-36页
        1.5.1 关键概念界定第33页
        1.5.2 本文研究方法第33-34页
        1.5.3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34-36页
    1.6 主要创新点第36-37页
2 文献综述第37-61页
    2.1 关于创新理论的研究第37-46页
        2.1.1 创新理论的起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第37-39页
        2.1.2 关于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第39-46页
    2.2 关于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第46-53页
        2.2.1 创新绩效的内涵的相关研究第46页
        2.2.2 创新绩效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第46-48页
        2.2.3 创新绩效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第48-51页
        2.2.4 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第51-53页
    2.3 关于开放式创新的研究第53-59页
        2.3.1 开放式创新的产生第53-55页
        2.3.2 开放式创新的内涵第55-57页
        2.3.3 开放式创新的创新绩效第57-58页
        2.3.4 开放式创新的研究现状第58-59页
    2.4 文献述评第59-61页
3 企业创新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第61-75页
    3.1 创新绩效的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第61-63页
        3.1.1 创新绩效的内涵第61页
        3.1.2 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内涵第61-62页
        3.1.3 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第62-63页
    3.2 创新绩效评价的理论支撑第63-68页
        3.2.1 创新理论第63-64页
        3.2.2 组织学习理论第64-66页
        3.2.3 企业能力理论第66-67页
        3.2.4 知识管理理论第67-68页
    3.3 创新绩效评价的研究方法第68-72页
        3.3.1 随机前沿分析法(SFA)第69页
        3.3.2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第69-70页
        3.3.3 层次分析法(AHP)第70页
        3.3.4 模糊评价法(FCE)第70-71页
        3.3.5 平衡计分卡(BSC)第71-72页
    3.4 创新绩效评价的意义第72-73页
        3.4.1 改进创新绩效管理第72页
        3.4.2 引导创新方向第72页
        3.4.3 激励创新活动第72页
        3.4.4 激励创新人员第72-73页
    3.5 企业创新绩效研究的基本假设第73-75页
        3.5.1 开放式创新模式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第73页
        3.5.2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可以提升创新成果,未必提升创新效率第73-74页
        3.5.3 政府对企业的研发支持能够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第74页
        3.5.4 充足的知识储备是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有效保障第74-75页
4 企业创新绩效度量的实证分析第75-103页
    4.1 基于DEA的创新绩效评价模型第75-83页
        4.1.1 生产可能集前沿面分析第75-76页
        4.1.2 DEA基本模型第76-80页
        4.1.3 DEA有效的经济意义第80-81页
        4.1.4 DEA方法的操作步骤第81-82页
        4.1.5 DEA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第82-83页
    4.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第83-86页
        4.2.1 构建指标体系第83-84页
        4.2.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第84-86页
    4.3 企业创新绩效度量的实证分析第86-101页
        4.3.1 相关性检验第86-87页
        4.3.2 纯技术效率分析第87-91页
        4.3.3 综合效率分析第91-96页
        4.3.4 企业创新效率DEA评价第96-98页
        4.3.5 差额变量分析第98-101页
    4.4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5 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03-123页
    5.1 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第103-107页
        5.1.1 DEA-Tobit分析法的产生背景第103页
        5.1.2 Tobit模型第103-105页
        5.1.3 DEA-Tobit分析法的操作步骤第105-106页
        5.1.4 DEA-Tobit分析法的特点和适用性第106-107页
    5.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第107-110页
        5.2.1 构建指标体系第107-109页
        5.2.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第109-110页
    5.3 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110-122页
        5.3.1 相关性检验第110-112页
        5.3.2 回归结果第112-114页
        5.3.3 回归模型改进第114-120页
        5.3.4 稳健性分析第120-122页
    5.4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6 开放式创新模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第123-135页
    6.1 案例研究方法及研究设计第123-126页
        6.1.1 案例研究方法第123页
        6.1.2 研究设计第123-125页
        6.1.3 案例选择第125-126页
    6.2 案例研究——A企业第126-129页
        6.2.1 A企业简介第126-127页
        6.2.2 A企业开放式创新实践第127-128页
        6.2.3 A企业创新成果第128-129页
    6.3 案例研究——B企业第129-132页
        6.3.1 B企业简介第129-130页
        6.3.2 B企业开放式创新实践第130-131页
        6.3.3 B企业创新成果第131-132页
    6.4 案例总结第132-135页
        6.4.1 自主创新能力与开放式创新能力相互促进第132-133页
        6.4.2 实现开放式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第133页
        6.4.3 企业内部与营销部门结合,关注市场需求第133-134页
        6.4.4 人才梯队建设是企业持续创新的关键第134-135页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第135-147页
    7.1 研究结论第135-140页
    7.2 政策建议第140-144页
        7.2.1 寻找问题根源第140-141页
        7.2.2 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力度第141-142页
        7.2.3 提升创新资源利用水平第142-143页
        7.2.4 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第143页
        7.2.5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第143-144页
    7.3 研究的局限性第144-145页
    7.4 研究展望第145-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57页
附录A 调查问卷第157-159页
附录B 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创新绩效评价原始数据第159-165页
附录C DEA-Tobit方法分析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原始数据第165-179页
致谢第179-1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81页

论文共1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方政府金融控制的分析
下一篇:有序ZnO纳米棒阵列的构筑、界面调控及其在 ZnO/Cu2O光伏电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