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对劳动教养制度历史与发展的考察 | 第11-21页 |
一、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发展与现状 | 第12-13页 |
(一) 与劳动教养有关的实体立法主要表现为行政性法律规范 | 第12-13页 |
(二) 与劳动教养有关的程序规则相当分散 | 第13页 |
二、劳动教养制度的功能演变 | 第13-16页 |
(一) 劳动教养的原始功能:强制劳动、教育改造 | 第14页 |
(二) 劳动教养的功能扩大:教育改造、安置就业 | 第14-15页 |
(三) 劳动教养的功能转变:整顿治安、惩治轻微违法行为 | 第15-16页 |
三、劳动教养适用对象范围的发展与扩大 | 第16-19页 |
(一) 劳动教养创始之初:适用于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 | 第16-17页 |
(二) 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形成之时:适用于有违法违纪行为及无生活出路的人 | 第17页 |
(三) 劳动教养制度重建时期:适用于实施违法行为,不够刑事处分的人 | 第17-18页 |
(四) 劳动教养制度的当代发展:适用对象不断扩大 | 第18-19页 |
四、劳动教养实施环节存在的混乱 | 第19-21页 |
(一) 劳动教养审批决定主体:公安机关权力独揽局面的形成 | 第19-20页 |
(二) 劳动教养案件办理环节:立法的规范化与执行的随意性形成强大反差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对劳动教养制度争议的理性评判 | 第21-30页 |
一、对劳动教养性质的认识 | 第21-25页 |
(一) 行政性与强制性是劳动教养的基本属性 | 第23-24页 |
(二) 限制性与非惩罚性是劳动教养的客观表现 | 第24页 |
(三) 法律性与可诉性是劳动教养的法律特征 | 第24-25页 |
二、劳动教养制度的正当性基础 | 第25-27页 |
(一) 劳动教养的制度价值 | 第25-26页 |
(二) 劳动教养与人权保障 | 第26-27页 |
三、当前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法律障碍 | 第27-30页 |
(一) 劳动教养与宪法的冲突 | 第27-28页 |
(二) 劳动教养与基本法律和国际公约的冲突 | 第28页 |
(三) 劳动教养制度内部规范性文件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对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设想 | 第30-36页 |
一、劳动教养的改革方向 | 第30-34页 |
(一) 劳动教养制度的司法化 | 第30-31页 |
(二) 劳动教养制度的轻刑化 | 第31-32页 |
(三) 劳动教养制度的保安处分化 | 第32-34页 |
二、劳动教养制度的程序设计 | 第34-36页 |
(一) 劳动教养的决定程序 | 第35页 |
(二) 劳动教养的执行程序 | 第35页 |
(三) 劳动教养的监督程序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