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暴力型罪犯的实证调查 | 第7-1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 暴力型罪犯的实证调查 | 第8-14页 |
二、暴力犯罪基本概念的界定及现行立法规定 | 第14-20页 |
(一) 暴力犯罪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4-16页 |
(二) 现行立法中有关暴力犯罪的规定 | 第16-20页 |
三、暴力犯罪发生的主要原因 | 第20-26页 |
(一) 经济生活的反差引发心理和行为的异化 | 第20-21页 |
(二) 优良传统文化正面引导作用的失范 | 第21-22页 |
(三) 学校教育环节正面引导作用的缺失 | 第22-23页 |
(四) 社会治安管理环节的失范 | 第23-24页 |
(五) 普法教育宣传环节的失调 | 第24-26页 |
四、暴力型罪犯的心理特征 | 第26-30页 |
(一) 认知偏执,对事物的理解水平低下、偏激,易产生挫折感 | 第26页 |
(二) 反社会意识增强,积极改造意识缺乏 | 第26-27页 |
(三) 自控力较差,遇事易冲动,缺乏自我调节能力 | 第27页 |
(四) 认罪悔罪意识减弱,投机取巧心理增强 | 第27页 |
(五) 维权意识增强,义务意识减弱 | 第27-28页 |
(六) 以“轻生”等为手段谋利的思想增强,遵规守纪意识减弱 | 第28页 |
(七) 纠合性增强,行为盲动,报复心理严重,攻击倾向明显 | 第28页 |
(八) 改造信心不足,混刑度日思想突出 | 第28-30页 |
五、暴力型罪犯的改造对策 | 第30-39页 |
(一) 监狱执法及管理工作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 第31-33页 |
(二) 暴力型罪犯改造的难点 | 第33-35页 |
(三) 暴力型罪犯的改造对策 | 第35-39页 |
六、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