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符号列表 | 第16-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3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0-22页 |
1.1.1 我国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1.1.2 小型检测仪研发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1.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22-23页 |
1.2.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简介 | 第22页 |
1.2.2 近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 第22-23页 |
1.2.3 近红外检测仪的特点及研发流程 | 第23页 |
1.3 国内外近红外检测技术及检测仪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1.3.1 水果内部品质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1.3.2 水果内部品质便携式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1.4 商业化的便携式水果品质检测仪 | 第26-28页 |
1.5 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5.1 课题来源 | 第28页 |
1.5.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5.3 技术路线图 | 第29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二章 结合光谱预处理的不同光谱采集模式研究 | 第31-50页 |
2.1 光谱预处理方法介绍 | 第31-33页 |
2.1.1 光谱预处理的必要性 | 第31页 |
2.1.2 平滑处理 | 第31页 |
2.1.3 多元散射校正 | 第31-32页 |
2.1.4 标准正态变量变换 | 第32页 |
2.1.5 模型评价标准 | 第32-33页 |
2.2 回归方法和特征波长选择方法原理分析 | 第33-35页 |
2.2.1 偏最小二乘回归 | 第33-34页 |
2.2.2 特征波长选择方法原理分析 | 第34-35页 |
2.2.2.1 遗传算法 | 第34页 |
2.2.2.2 连续投影算法 | 第34页 |
2.2.2.3 自适应加权算法 | 第34-35页 |
2.3 光谱采集方式与实验过程介绍 | 第35-42页 |
2.3.1 光谱检测方式 | 第35-36页 |
2.3.2 预实验平台搭建 | 第36页 |
2.3.3 理化分析仪介绍 | 第36-37页 |
2.3.4 数据处理软件 | 第37-39页 |
2.3.4.1 SpectraSuite光谱采集软件 | 第37-38页 |
2.3.4.2 Matlab软件介绍 | 第38页 |
2.3.4.3 TQ Analyst软件介绍 | 第38-39页 |
2.3.5 光纤光谱仪介绍 | 第39-41页 |
2.3.5.1 Maya2000Pro光纤光谱仪 | 第39-40页 |
2.3.5.2 QE65Pro光纤光谱仪介绍 | 第40-41页 |
2.3.6 实验过程介绍 | 第41-42页 |
2.4 单边照射与双边照射对于光谱采集的影响 | 第42-45页 |
2.5 不同检测器对于光谱采集的影响 | 第45-46页 |
2.6 滤光片对于光谱采集的影响 | 第46-47页 |
2.7 不同积分时间对于光谱采集的影响 | 第47-49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小型水果糖度检测仪的结构设计 | 第50-59页 |
3.1 检测仪设计整体概述 | 第50-51页 |
3.2 系统模块的结构设计 | 第51-55页 |
3.2.1 光路结构设计 | 第51-52页 |
3.2.2 系统外观设计 | 第52页 |
3.2.3 转盘机构设计 | 第52-54页 |
3.2.4 果盘机构设计 | 第54-55页 |
3.3 主要器件选择 | 第55-58页 |
3.3.1 光源 | 第55页 |
3.3.2 称重传感器 | 第55-57页 |
3.3.3 舵机 | 第57页 |
3.3.4 嵌入式平板电脑 | 第57-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控制系统硬件与软件的设计 | 第59-74页 |
4.1 引言 | 第59页 |
4.2 控制系统概述 | 第59-60页 |
4.3 控制系统硬件搭建 | 第60-67页 |
4.3.1 通讯接口介绍 | 第60-61页 |
4.3.1.1 USB接口 | 第60页 |
4.3.1.2 USB转TTL串口 | 第60-61页 |
4.3.2 舵机控制板 | 第61-63页 |
4.3.3 重力传感器控制板 | 第63-67页 |
4.4 上位机检测软件编写 | 第67-73页 |
4.4.1 软件需求分析 | 第67页 |
4.4.2 开发工具介绍 | 第67-69页 |
4.4.2.1 Visual C++6.0简介 | 第68页 |
4.4.2.2 MFC与MSComm控件简介 | 第68-69页 |
4.4.3 软件功能实现 | 第69-73页 |
4.4.3.1 软件界面设计 | 第69-70页 |
4.4.3.2 检测软件模块设计 | 第70-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糖度检测模型的初步建立 | 第74-80页 |
5.1 材料和方法 | 第74-75页 |
5.1.1 苹果校正集和预测集样本分析 | 第74页 |
5.1.2 SSC测量 | 第74页 |
5.1.3 吸光度计算 | 第74-75页 |
5.2 红富士苹果样本光谱 | 第75页 |
5.3 特征波长建模 | 第75-76页 |
5.4 光谱预处理结合分析 | 第76-79页 |
5.5 仪器验证分析 | 第7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0-81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81页 |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个人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