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PPR蛋白家族 | 第11-15页 |
1.2 线粒体RNA的转录后修饰 | 第15-22页 |
1.2.1 RNA内含子的剪切 | 第16-17页 |
1.2.2 植物线粒体基因转录后的 5’ 和 3’ 端修饰 | 第17-18页 |
1.2.3 RNA的稳定及翻译起始 | 第18页 |
1.2.4 RNA编辑 | 第18-22页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玉米ZMPPR41蛋白功能研究与分析 | 第23-37页 |
2.1 实验方法 | 第23-29页 |
2.1.1 植物材料及生长环境 | 第23页 |
2.1.2 DNA提取 | 第23页 |
2.1.3 ZmPPR41的亚细胞定位 | 第23-26页 |
2.1.4 RNA提取和RT-PCR | 第26-27页 |
2.1.5 ZmPPR41的功能分析 | 第27-28页 |
2.1.6 ZmPPR41与rpl16的识别位点预测 | 第28页 |
2.1.7 PPR41与rpl16的共进化分析 | 第28页 |
2.1.8 本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第28-29页 |
2.2 结果分析 | 第29-37页 |
2.2.1 ZmPPR41基因的鉴定 | 第29页 |
2.2.2 ZmPPR41是一个定位在线粒体的E亚类PPR蛋白 | 第29-32页 |
2.2.3 ZmPPR41作用于线粒体rpl16-48 的C到U的编辑 | 第32-33页 |
2.2.4 ZmPPR41与rpl16的识别位点预测 | 第33-35页 |
2.2.5 PPR41与rpl16的共进化分析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水稻OSPPR41蛋白功能验证 | 第37-43页 |
3.1 实验方法 | 第37-41页 |
3.1.1 CRISPR/Cas9载体的构建 | 第37-38页 |
3.1.2 水稻转基因 | 第38-40页 |
3.1.3 水稻转基因阳性苗的鉴定 | 第40页 |
3.1.4 水稻OsPPR41基因的表达分析及rpl16的编辑检测 | 第40-41页 |
3.2 验证结果 | 第41-43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8页 |
4.1 结论与讨论 | 第43-46页 |
4.1.1 ZmPPR41作用于线粒体基因rpl16 mRNA的第48个位点的C到U的编辑 | 第43页 |
4.1.2 PPR蛋白与线粒体基因共进化分析的意义 | 第43-44页 |
4.1.3 ZmPPR41的功能是否只局限于rpl16基因的第48位的编辑 | 第44页 |
4.1.4 当mRNA的编辑不改变氨基酸时的生物学意义 | 第44-45页 |
4.1.5 PPR突变体某些位点的C到U编辑效率升高的生物学意义 | 第45-46页 |
4.2 展望 | 第46-48页 |
4.2.1 PPR蛋白与RNA结合位点的预测 | 第46页 |
4.2.2 RNA编辑复合体的探究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附录1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引物名称及序列 | 第54-57页 |
附录2 PPR蛋白识别碱基密码子表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件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