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2.1 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 第15页 |
1.2.2 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15-16页 |
1.3 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1.3.1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 第16-17页 |
1.3.2 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研究 | 第17-20页 |
1.4 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综述 | 第20-21页 |
1.5 钢管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高强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工作和力学性能研究 | 第25-43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高强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 | 第25-32页 |
2.2.1 高强自密实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标 | 第25-26页 |
2.2.2 高强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原材料 | 第26-29页 |
2.2.3 高强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第29-32页 |
2.3 高强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 第32-33页 |
2.4 高强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第33-41页 |
2.4.1 立方体抗压强度 | 第33-34页 |
2.4.2 轴心抗压强度 | 第34-35页 |
2.4.3 劈裂抗拉强度 | 第35-36页 |
2.4.4 弹性模量 | 第36-37页 |
2.4.5 力学指标之间的换算关系 | 第37-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3章 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的试验研究 | 第43-60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试验方案 | 第43-46页 |
3.2.1 试验设计 | 第43-44页 |
3.2.2 试件制作 | 第44页 |
3.2.3 材料性能 | 第44-45页 |
3.2.4 测点布置及测量方案 | 第45页 |
3.2.5 加载装置和加载方案 | 第45-46页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3.3.1 破坏状态 | 第46-47页 |
3.3.2 荷载-变形关系曲线 | 第47-50页 |
3.4 再生骨料替代率的影响 | 第50-55页 |
3.4.1 圆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 | 第50-52页 |
3.4.2 方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 | 第52-55页 |
3.5 含钢率的影响 | 第55-58页 |
3.5.1 圆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 | 第55-56页 |
3.5.2 方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 | 第56-5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4章 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偏压短柱的试验研究 | 第60-78页 |
4.1 引言 | 第60页 |
4.2 试验方案 | 第60-62页 |
4.2.1 试验设计 | 第60-61页 |
4.2.2 测点布置与测量方案 | 第61页 |
4.2.3 加载装置和加载方案 | 第61-62页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2-66页 |
4.3.1 破坏形态 | 第62-64页 |
4.3.2 荷载-挠度关系曲线 | 第64-66页 |
4.4 再生骨料替代率的影响 | 第66-70页 |
4.4.1 圆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 | 第66-68页 |
4.4.2 方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 | 第68-70页 |
4.5 偏心率的影响 | 第70-73页 |
4.5.1 圆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 | 第70-71页 |
4.5.2 方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 | 第71-73页 |
4.6 含钢率的影响 | 第73-76页 |
4.6.1 圆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 | 第73-74页 |
4.6.2 方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 | 第74-7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5章 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及偏压力学行为的有限元分析 | 第78-106页 |
5.1 引言 | 第78页 |
5.2 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78-85页 |
5.2.1 钢材的本构关系模型 | 第78-79页 |
5.2.2 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模型 | 第79-85页 |
5.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85-90页 |
5.3.1 单元选取与网格划分 | 第85-87页 |
5.3.2 界面模型 | 第87-88页 |
5.3.3 加载方式与边界条件 | 第88-89页 |
5.3.4 非线性方程求解 | 第89页 |
5.3.5 参数化自动建模 | 第89-90页 |
5.4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第90-100页 |
5.4.1 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 | 第90-94页 |
5.4.2 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偏压短柱 | 第94-100页 |
5.5 约束效应系数的影响分析 | 第100-105页 |
5.5.1 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 | 第100-103页 |
5.5.2 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偏压短柱 | 第103-10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6章 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短柱的轴压和偏压承载力研究 | 第106-126页 |
6.1 引言 | 第106页 |
6.2 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承载力研究 | 第106-119页 |
6.2.1 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承载力 | 第106页 |
6.2.2 基于统一理论的轴压承载力研究 | 第106-109页 |
6.2.3 基于叠加理论的轴压承载力研究 | 第109-116页 |
6.2.4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轴压承载力研究 | 第116-119页 |
6.3 钢管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短柱的偏压承载力研究 | 第119-125页 |
6.3.1 钢管混凝土的偏压承载力 | 第119-120页 |
6.3.2 基于统一理论的偏压承载力研究 | 第120-122页 |
6.3.3 基于经验系数法的偏压承载力研究 | 第122-12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26-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