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惠东县寨场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1-2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15页
        1.2.1 森林公园第13页
        1.2.2 植物群落第13-14页
        1.2.3 植物景观第14-15页
    1.3 文献综述第15-25页
        1.3.1 国内外森林公园发展概况第15-18页
        1.3.2 国内外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第18-19页
        1.3.3 国内外森林公园植物规划研究第19-21页
        1.3.4 国内外植物景观评价研究第21-24页
        1.3.5 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第24-25页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25-26页
        1.4.1 研究目的第25页
        1.4.2 研究主要内容第25-26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6-29页
        1.5.1 研究方法第26-27页
        1.5.2 研究技术路线第27-29页
2 寨场山森林公园植被调查与评价第29-49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9-35页
        2.1.1 惠东县概况第29-30页
        2.1.2 寨场山森林公园概况第30-35页
    2.2 研究区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第35-39页
        2.2.1 调查方法第36-37页
        2.2.2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7-39页
    2.3 研究区植物群落的调查与分析第39-46页
        2.3.1 调查方法和数量指标第39-42页
        2.3.2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42-46页
    2.4 小结第46-49页
3 研究区植物景观评价第49-67页
    3.1 植物景观评价方法第49-53页
        3.1.1 德尔菲法第49页
        3.1.2 层次分析法第49-53页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3-58页
        3.2.1 基于AHP法的景观评价模型的建立第53-54页
        3.2.2 评价因子评分标准的确定第54-58页
    3.3 指标权重的确立与一致性检验第58-62页
    3.4 景观综合评分的确定与等级划分第62-63页
    3.5 结果与分析第63-65页
    3.6 小结第65-67页
4 寨场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第67-89页
    4.1 研究区植物景观规划原则第67-68页
        4.1.1 自然为主,改造为辅原则第67页
        4.1.2 整体优化,重点突出原则第67页
        4.1.3 科学性原则第67-68页
        4.1.4 景观生态学原则第68页
    4.2 研究区景观规划指导思想第68-73页
        4.2.1 针对植被的破损不同程度,以演替规律来恢复与优化第68-69页
        4.2.2 加强边坡、裸地绿化、水域等边缘生境的恢复第69-71页
        4.2.3 森林公园典型植物景观的优化第71-72页
        4.2.4 注重“宗教”文化植物景观第72-73页
    4.3 研究区景观规划理念第73-74页
        4.3.1 公园景观环境的生态性和健康性理念第73页
        4.3.2 景点设置的特色性与参与性理念第73页
        4.3.3 开发模式的综合性和独特性理念第73-74页
    4.4 研究区植物景观规划第74-89页
        4.4.1 森林公园规划结构与功能定位第74-76页
        4.4.2 功能分区植物景观规划第76-81页
        4.4.3 重要景观节点植物景观规划第81-84页
        4.4.4 重要线型植物景观规划第84-87页
        4.4.5 城市“一重山”片区植物规划第87-89页
5 结论与讨论第89-91页
    5.1 结论第89-90页
    5.2 讨论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7页
附表A 寨场山森林公园维管束植物名录第97-103页
附表B 专家调查问卷第103-107页
附表C 寨场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评分表第107-111页
附录D 专家评分表的权重值第111-113页
附录E 寨场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评分图片第113-115页
附录F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115-117页
致谢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突发事件下谣言传播的机制与防控策略研究
下一篇:化学溶液沉积法快速制备钇钡铜氧涂层导体及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