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醯首罗天形象在中国的演变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摩醯首罗天形象的材料与研究史 | 第8-21页 |
第一节 有关摩醯首罗天形象的材料 | 第8-13页 |
第二节 摩醯首罗天形象研究史述论 | 第13-21页 |
第二章 湿婆神——摩醯首罗天形象的来源 | 第21-28页 |
第一节 湿婆神简介 | 第21-24页 |
第二节 佛教对摩醯首罗天外道的批判 | 第24-28页 |
第三章 北朝时期的摩醯首罗天形象 | 第28-38页 |
第一节 云冈、敦煌的摩醯首罗天形象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北朝时期摩醯首罗天形象分析 | 第30-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隋唐至北宋时期的摩醯首罗天形象(上) | 第38-53页 |
第一节 新疆的摩醯首罗天 | 第38-46页 |
第二节 观世音菩萨显现大自在天身 | 第46-49页 |
第三节 麦积山第5窟窟外立像的命名 | 第49-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隋唐至北宋时期的摩醯首罗天形象(下) | 第53-69页 |
第一节 密教典籍中的摩醯首罗天形象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千手千眼观世音图中的摩醯首罗天 | 第54-65页 |
第三节 曼荼罗中的摩醯首罗天 | 第65-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南宋元明清时期的摩醯首罗天形象 | 第69-76页 |
第一节 菩萨相和药叉之形的摩醯首罗天并存 | 第69-70页 |
第二节 药叉之形的衰落 | 第70-72页 |
第三节 明清时期菩萨相占据主流 | 第72-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附图 | 第77-78页 |
图版出处 | 第78-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后记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