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城市社区治理研究--以南京市小市街道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2页
    一、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8页
        (一) 研究背景第7-8页
        (二) 研究意义第8页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第8-10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第8-9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第9-10页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第10-11页
    四、论文主要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一) 文献研究法第11页
        (二) 调查归纳法第11页
        (三)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第11-12页
第一章 城市社区治理理论分析第12-17页
    一、城市社区治理相关概念第12-14页
        (一) 社区与城市社区的概念第12-13页
        (二) 社区治理的概念第13-14页
    二、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第14-17页
        (一) 公民社会理论第14页
        (二) 治理理论第14-15页
        (三)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5-17页
第二章 南京市小市街道社区治理现状第17-25页
    一、南京市小市街道基本情况第17-18页
        (一) 区位概况第17页
        (二) 区域特色第17页
        (三) 发展情况第17-18页
        (四) 面临困难第18页
    二、南京市小市街道社区治理概况第18-25页
        (一) “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治理模式第18-20页
        (二) 社区网格化管理全面推行第20-23页
        (三) 小市街道社区治理创新举措第23-25页
第三章 南京市小市街道社区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第25-33页
    一、南京市小市街道社区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29页
        (一) 社区治理主体比较单一第25-26页
        (二) 社区治理权限不清晰第26页
        (三) 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程度低第26-27页
        (四) 社区治理从业人员不规范第27-28页
        (五) 社区治理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第28-29页
    二、南京小市街道社区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第29-33页
        (一) 社区治理主体角色错位与迷失第29-30页
        (二) 社区治理体制不健全第30页
        (三) 社区自治管理面临困境第30-31页
        (四) 社区工作人员不受重视第31-33页
第四章 城市社区治理完善的对策建议第33-42页
    一、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转变第33-35页
        (一) 发挥街道办事处指导协调作用第33页
        (二) 回归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功能第33-34页
        (三) 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第34页
        (四) 推广志愿者服务第34-35页
    二、转变政府职能,健全社区治理体制第35-36页
        (一) 界定政府权力边界第35页
        (二) 变社区治理“管理”为“服务”第35-36页
        (三) 服务范围由全能行政转向有限行政第36页
    三、加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第36-38页
        (一) 增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第37页
        (二) 搭建平台,创新居民参与渠道第37页
        (三) 完善居民参与机制第37-38页
    四、加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管理第38-40页
        (一) 完善人才引进制度第38页
        (二) 强化社区工作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第38-39页
        (三) 薪酬待遇的落实第39页
        (四) 完善管理队伍培训制度第39页
        (五) 建立有效人才激励机制第39-40页
    五、增强社区法制化建设第40-42页
        (一) 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第40页
        (二) 进一步加强社区治理制度建设第40-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岗位聘任制度下高职行政人员的组织管理
下一篇:小额贷款行业政府扶助体系建设研究--以南京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