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瓜果园艺论文--西瓜论文

栽培方式和灌溉定额对旱区压砂瓜生理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文章综述第8-16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9-16页
        1.2.1 补水技术和补水制度第9页
        1.2.2 灌溉定额对西瓜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第9-10页
        1.2.3 灌溉定额对西瓜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10页
        1.2.4 灌溉定额对西瓜光合特性的影响第10-11页
        1.2.5 灌溉定额对西瓜品质的影响第11页
        1.2.6 栽培方式对土壤生态条件及西瓜产量的影响第11-12页
        1.2.7 压砂地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8 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第16-18页
    2.1 地理位置第16页
    2.2 地形地貌第16页
    2.3 气候情况第16页
    2.4 社会经济状况第16-18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18-24页
    3.1 引言第18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18-20页
        3.2.1 试验地基本情况第18-19页
        3.2.2 试验设计第19页
        3.2.3 试验实施第19-20页
    3.3 观测项目及方法第20-22页
        3.3.1 生育期第20页
        3.3.2 气象要素第20页
        3.3.3 压砂瓜相关生理指标第20-21页
        3.3.4 光合作用第21页
        3.3.5 叶绿素含量第21页
        3.3.6 土壤含水率第21页
        3.3.7 品质第21页
        3.3.8 产量第21页
        3.3.9 压砂瓜实际耗水量第21-22页
    3.4 数据分析第22-24页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第24-84页
    4.1 生育期分析第24页
    4.2 主蔓长分析第24-28页
        4.2.1 灌溉定额对主蔓长的影响分析第25-26页
        4.2.2 栽培方式对主蔓长的影响分析第26-28页
    4.3 叶片数分析第28-31页
        4.3.1 灌溉定额对叶片数的影响分析第29-30页
        4.3.2 栽培方式对叶片数的影响分析第30-31页
    4.4 叶面积指数分析第31-35页
        4.4.1 灌溉定额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分析第32-33页
        4.4.2 栽培方式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分析第33-35页
    4.5 叶绿素含量分析第35-38页
        4.5.1 灌溉定额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分析第36-37页
        4.5.2 栽培方式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分析第37-38页
    4.6 干物质积累量分析第38-42页
        4.6.1 灌溉定额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分析第39-40页
        4.6.2 栽培方式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分析第40-42页
    4.7 光合作用分析第42-56页
        4.7.1 净光合速率分析第42-45页
        4.7.2 蒸腾速率分析第45-48页
        4.7.3 气孔导度分析第48-51页
        4.7.4 胞间CO_2浓度分析第51-54页
        4.7.5 水分利用率分析第54-56页
    4.8 土壤质量含水率变化规律分析第56-63页
        4.8.1 土壤灌前土壤质量含水率变化规律分析第56-59页
        4.8.2 土壤灌后土壤质量含水率变化规律分析第59-63页
    4.9 产量分析第63-66页
        4.9.1 灌溉定额对产量的影响分析第64-65页
        4.9.2 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分析第65-66页
    4.10 品质分析第66-77页
        4.10.1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析第67-70页
        4.10.2 维生素C含量分析第70-72页
        4.10.3 可溶性糖含量分析第72-75页
        4.10.4 有机酸含量分析第75-77页
    4.11 耗水量分析第77-80页
        4.11.1 实际耗水量分析第77-79页
        4.11.2 耗水强度分析第79-80页
    4.12 水分生产率分析第80-84页
        4.12.1 灌溉水分生产效率分析第81页
        4.12.2 群体水分生产效率分析第81-8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4-88页
    5.1 结论第84-86页
    5.2 本课题切入点与创新之处第86页
    5.3 展望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致谢第92-94页
个人简介第94页
    个人情况第94页
    教育背景第94页
    科研经历第94页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综合材料在纸面绘画中的实践性研究
下一篇:六安市毛坦厂镇明清老街保护与更新规划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