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基于RNA-Seq的阳春砂JA信号转导及萜类合成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引言第14-15页
研究背景第15-24页
    0.1 阳春砂第15页
    0.2 萜类化合物第15-17页
    0.3 挥发性萜类化合物及其合成途径第17-18页
        0.3.1 单萜及其下游合成途径第17-18页
        0.3.2 倍半萜及其下游合成途径第18页
    0.4 植物激素及其信号转导途径第18-20页
        0.4.1 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第19-20页
    0.5 转录因子的概述第20-22页
        0.5.1 转录因子的结构区域第20-21页
        0.5.2 转录因子参与初生及次生代谢物的调控第21-22页
    0.6 RNA-Seq及其在转录因子研究中的应用第22-23页
    0.7 小结第23-24页
第一章 MeJA诱导差异表达的WRKY及相关萜类合酶基因的分析第24-39页
    1.1 植物材料、主要仪器、试剂第24-25页
        1.1.1 植物材料第24页
        1.1.2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24-25页
    1.2 方法第25-26页
        1.2.1 差异表达转录因子的筛选第25页
        1.2.2 转录因子保守结构的分析第25页
        1.2.3 总RNA的提取和RT-qPCR实验第25-26页
        1.2.4 统计方法第26页
    1.3 结果与分析第26-37页
        1.3.1 基于RNA-Seq的阳春砂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基因第26-28页
        1.3.2 阳春砂中响应MeJA的WRKY转录因子的初步筛选第28-29页
        1.3.3 阳春砂中萜类合酶基因的初步筛选第29-30页
        1.3.4 阳春砂中WRKY转录因子和萜类合酶基因的共表达网络分析第30-31页
        1.3.5 综合分析阳春砂中的挥发性萜类含量与相关基因的关系第31-34页
        1.3.6 候选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及预测模型第34-37页
    1.4 讨论第37-39页
第二章 MeJA诱导差异表达的MYC及相关萜类合酶基因的分析第39-48页
    2.1 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第39页
    2.2 方法第39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9-45页
        2.3.1 阳春砂中响应MeJA诱导的MYC转录因子的初步筛选第39-40页
        2.3.2 与MYC转录因子相关的萜类合酶基因的筛选第40-41页
        2.3.3 候选MYC与TPS基因与挥发性萜类的相关分析第41-43页
        2.3.4 候选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及表达模式预测第43-45页
    2.4 讨论第45-48页
        2.4.1 MYC基因序列之间高度同源第45-46页
        2.4.2 MYC基因调控TPS的表达第46-48页
第三章 MeJA诱导对阳春砂内源JA及其信号转导基因的影响第48-57页
    3.1 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第48页
        3.1.1 植物材料第48页
        3.1.2 仪器与试剂第48页
    3.2 方法第48-49页
        3.2.1 JA的提取方法第48-49页
        3.2.2 JA含量的检测第49页
        3.2.3 总RNA的提取和qRT-PCR实验第49页
        3.2.4 基因聚类分析第49页
        3.2.5 统计方法第49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9-55页
        3.3.1 MeJA诱导的阳春砂果实JA含量的变化第49-50页
        3.3.2 MeJA诱导的阳春砂表达谱中JA信号转导途径分析第50-52页
        3.3.3 基于RNA-Seq的JA信号转导关键基因的系统聚类分析第52-53页
        3.3.4 RT-qPCR验证JA信号转导关键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第53-54页
        3.3.5 JA信号转导关键基因的调控模式第54-55页
    3.4 讨论第55-57页
第四章 高浓度MeJA诱导阳春砂候选基因的表达变化第57-63页
    4.1 植物材料、主要仪器、试剂第57页
        4.1.1 植物材料第57页
        4.1.2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57页
    4.2 方法第57-58页
        4.2.1 JA的提取和测定第57页
        4.2.2 总RNA的提取和qRT-PCR实验第57页
        4.2.3 统计方法第57-58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8-61页
        4.3.1 高浓度MeJA诱导后阳春砂果实JA含量的变化第58页
        4.3.2 候选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第58-61页
    4.4 讨论第61-63页
第五章 萜类合成相关基因调控网络初步构建及关键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3-71页
    5.1 方法第63-64页
        5.1.1 RT-qPCR实验第63页
        5.1.2 转录因子亚细胞定位的分析第63页
        5.1.3 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蛋白的预测第63-64页
        5.1.4 转录因子及靶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的分析第64页
        5.1.5 转录因子开放阅读框预测第64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64-69页
        5.2.1 萜类骨架中关键萜类合酶基因的相对表达情况第64-65页
        5.2.2 转录因子、萜类合酶及JA信号转导基因的调控网络第65-67页
        5.2.3 关键转录因子的亚细胞定位第67-68页
        5.2.4 关键转录因子的互作蛋白预测第68页
        5.2.5 关键基因的结合位点分析第68-69页
        5.2.6 关键转录因子开放阅读框的预测第69页
    5.3 讨论第69-7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6.1 MeJA诱导差异表达的WRKY及相关萜类合酶基因的分析第71页
    6.2 MeJA诱导差异表达的MYC及相关萜类合酶基因的分析第71页
    6.3 MeJA诱导对阳春砂内源JA及其信号途径基因的影响第71页
    6.4 高浓度MeJA诱导阳春砂候选基因的表达变化第71-72页
    6.5 萜类合成相关基因调控网络构建及关键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第72页
    6.6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附录第78-83页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创项目成员的团队偏好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团队认同和团队凝聚力的中介作用
下一篇: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