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分类学(系统微生物学)论文

江西和海南省斑痣盘菌科分类与该科双基因系统发育学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Ⅰ文献综述第9-17页
    1 中国江西和海南两省自然地理概况第9页
    2 斑痣盘菌科的分类研究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3 斑痣盘菌科基本形态学第12-14页
        3.1 子囊果的解剖学特征第12-13页
        3.2 分生孢子器第13页
        3.3 线(环)纹第13-14页
    4 菌物分类学研究第14-15页
        4.1 传统真菌分类学第14页
        4.2 现代真菌分子系统学第14-15页
    5 菌物分子系统学的分析第15-17页
Ⅱ 引言第17-18页
Ⅲ 材料与方法第18-27页
    1 江西和海南两省斑痣盘菌科的分类第18-19页
        1.1 野外标本采集与整理第18页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18页
            1.2.1 实验仪器第18页
            1.2.2 实验试剂第18页
        1.3 实验室内研究步骤第18-19页
            1.3.1 外表形态观察第18页
            1.3.2 内部构造的检查第18-19页
            1.3.3 显微构图第19页
        1.4 新种分析与鉴定第19页
    2 斑痣盘菌科系统发育学研究第19-27页
        2.1 供试菌株第19-22页
            2.1.1 ITS rDNA序列分析供试菌株第19-21页
            2.1.2 28S rDNA和双基因序列分析供试菌株第21-22页
        2.2 实验仪器第22-23页
        2.3 实验试剂与配制第23-24页
        2.4 菌丝的培养与收集第24页
        2.5 DNA的提取与检测第24页
        2.6 ITS-PCR扩增与序列反应第24-26页
        2.7 28S-PCR扩增与序列反应第26页
        2.8 数据处理第26-27页
Ⅳ 结果与分析第27-53页
    1 江西、海南两省斑痣盘菌科的分类第27-48页
        1.1 斑痣盘菌科新种的描述第27-41页
            1.1.1 山铜材齿裂菌第27-31页
            1.1.2 榕特里尔盘菌第31-35页
            1.1.3 稀疏特里尔盘菌第35-37页
            1.1.4 长特里尔盘菌第37-39页
            1.1.5 蔷薇特里尔盘菌第39-41页
        1.2 斑痣盘菌科已知种的描述第41-48页
            1.2.1 南方散斑壳第41-42页
            1.2.2 中国齿裂菌第42-43页
            1.2.3 喜马斑痣盘菌第43页
            1.2.4 德斯马泽黑皮盘菌第43-44页
            1.2.5 粗丝齿裂菌菌第44-45页
            1.2.6 中国玛莎盘菌第45-46页
            1.2.7 异枝散斑壳第46-47页
            1.2.8 乔松散斑壳第47-48页
    2 斑痣盘菌科的系统发育学研究第48-53页
        2.1 基于rDNA-ITS系统发育学序列分析第48页
        2.2 基于28SrDNA系统发育学序列分析第48-52页
        2.3 基于双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第52-53页
Ⅴ 结论第53-55页
Ⅵ 讨论第55-57页
    1 关于斑痣盘菌科分类学问题第55页
    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致谢第62-63页
作者简介第63页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英语口语生态课堂建构研究
下一篇:背诵对提升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作用研究